面对“要么考研要么考公”的选择,出路何在_考试_研究生_人数(你要考研)

面对“要么考研要么考公”的选择,出路何在_考试_研究生_人数(你要考研)缩略图
2024年 9月 22日 0 Comments

|==

截至2023年11月26日,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正式启动。本次国考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共有261.3万考生完成报名确认,225.2万人实际参与考试。与去年的142.2万相比,今年的参考率高达86.2%,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纪录。

在2020-2024年期间,国考的招录人数逐步增长,从约2.41万人增至3.96万人,但依然难以满足广泛的报考需求。本次考试的参加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57:1。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数据,截至报名截止日期,前十个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达到了超过1700:1的比例,其中最热门的职位更是达到了3572:1的报录比。

与此相对比,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较上一年减少36万人,标志着八年来考研人数首次出现下降。

这一考研人数的下降趋势或许早有预兆。在2022年,考研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报名人数激增80万,达到457万。考研分数线直逼400分,复试难度剧增,有甚者甚至面临考研无望、无法进入研究生院的尴尬处境。这一现象引发广泛关注,被戏称为“考研高考化”,甚至有专家去年就预言今年考研人数可能会下降。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明显看出,考研人数的下降与国家公务员考试面临的史无前例的热度形成鲜明对比。有网友戏称:“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考研不如直接考公考编。”

考研人数今年的骤降引起了专家们的感叹,普遍认为这表明现在的年轻人更趋向于回归理性。然而,理性选择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推免”比例不断上升

近年来,推荐免试研究生名额比例的不断提高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这一趋势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一个方向,旨在提升研究生生源的整体质量。然而,这也在不同类型考生之间划定了明确的界限,推荐免试生和统一考试生之间仿佛出现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学术和职业两者之间的分野愈加清晰。

然而,对于那些努力备考的考研人而言,这并非是一个好消息。推荐免试的名额增加,意味着留给考研人的机会相对减少,争夺仅存的双一流高校研究生名额的难度也逐渐升高。不断增加的推荐免试生的涌入,进一步加重了考研人的竞争压力和焦虑感。

就业困难促使学生选择考研

考研,成为许多学生的首选。一方面,有学生出于对个人兴趣的追求,渴望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在学术领域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招聘单位对毕业生学历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学生出于对“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现象的担忧,培养了“规避就业”的心态,最终选择走上考研之路。

近年来,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形势宛如万军过独木桥。在研究生学历逐渐成为简历筛选的“入场券”时,考研似乎也变成了迈过这一门槛的新选择。然而,这条独木桥却变得越发狭窄。

被戏称为最难就业季的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的毕业生们发现,与三年前相比,就业的难度更甚。本科毕业同学已经在稳定的工作中度过了两三年,而自己却仍在为求得一次面试而辛苦奋斗;曾经不屑一顾的工作单位,如今甚至连面试的门槛都难以达到……

一些学生逐渐认识到,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前景未必比本科毕业的同学更为乐观。曾经的选择和机会或许比今天更为广泛,在综合考虑性价比的情况下,考研也不再是他们最优的职业发展选择。

放弃考研的人数持续增长

每年从备考初期一直到考场上,弃考现象屡见不鲜。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统考报考人数为17506人,弃考率约为36%;而在上海交大的本考点,8744名全国考生中,弃考率接近30%。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弃考呢?答案复杂多样。一些同学在工作方面缺乏把握,一有更好的机会就果断放弃考研;有的同学是因为“跟风”报考,进入考场后才发现准备不足而选择退缩;有的同学虽然准备充分,但一旦遇到考场上的意外情况,感到手足无措,只好提前结束;而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面对完全陌生的领域和不断变化的考试内容更是雪上加霜;另外,一些人认为即使考研,三年后未必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索性选择弃考……

然而,“弃考”并非一种束手无策的表现。降低精神内耗、减少时间成本、明确自身定位、果断转换赛道,这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与其坚持“无用功”,不如及时做出转变。

那转向考公怎么样呢?

与考研相比,考公具有更大的地域选择范围,可以在一年内多次考试,直至成功为止。考研和考公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多样,既有替代关系,也存在互补关系。

有一些人在考研或读研之后仍然选择考公,这是因为研究生学历能够报考更多种类的公务员岗位。或者对于那些本科双非的学生来说,通过就读顶尖院校的研究生可以提高学历水平,增强吸引力。此外,选择考公还有机会通过选调生通道从政,总体来说,这可以扩大个人在考公方面的选择范围。

然而,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从考研转向考公并非易事。考研的难度较大,但国考的成功更为艰辛。每年报考国考的人数超过300万,而录用人数不到4万,国考的竞争远远超过考研,被认为是国内最难的考试之一。由于就业机会有限,所有毕业生都将目光聚焦在这个机会上,这使得一些大学毕业生似乎”困在国考中”。然而,不考研,选择国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越来越多人选择留学这第三条路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国内
面对“要么考研要么考公”的选择,出路何在_考试_研究生_人数(你要考研)插图
考研和考公这两条路,竞争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许多求职者感受到了“年龄焦虑”和“学历焦虑”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第三种选择:出国留学。

●申请难度较小,院校排名高

国内报章在评论文章中指出,留学市场逐步回暖,咨询和申请海外研究生的人数相比疫情期间有了显著增长。这并不奇怪:国内考研一年一次,每次只能选择一所学校一个专业,且一考定胜负,发挥失误的话只能另谋他路或者明年再战。

而留学申请,从选校到考标化,保证gpa,参加各种活动竞赛,准备文书材料……虽然耗费时间精力,但胜在可以申请多所学校和多个专业,还可以进行多国联申。只要选校策略得当,就有很大概率能够申请到心仪的院校。

●时间成本更低

我国的研究生主要分为两大类: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一般需要2-2.5年时间;学术硕士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时间一般为3年。

相比之下,海外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硕士培养时长为1-2年,如英国、新加坡、澳洲、中国香港等有1年制的授课型硕士和2年制的研究型硕士,而美国、加拿大等研究生是学分制,一般用1.5-2年即可毕业。

留学时间短,意味着相比在国内读研的同届同学,你将拥有1-2年额外的工作经验。因此,从时间成本方面来看,出国留学的优势非常明显。

唯有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元的就业和成才选择,方能真正缓解国考热和考研热的浪潮。若无此努力,国考热、考研热的趋势将不会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强烈建议毕业生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理性选择,勇敢地走出“考研之困”、“国考之困”。

最终,我们想告诉各位同学:无论选择考研、考公还是留学,一旦选择了其中一条路,都将经历不同的风景,遇见各异的人和事,并从中汲取锻炼和成长。

我们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个方向,都需要提前规划并持之以恒地努力。最后,衷心祝愿大家都能迎来光明的未来!

如果你想申请海外留学,那交给意腾留学吧,我们有专业的顾问团队,为你量身定做留学方案,全程助你实现留学“宏图大业”!

新加坡留学 -在线咨询

长按下方二维码

咨询留学问题

添加意腾留学顾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