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被禁言后,回形针也上了热搜…来自猫哥北大新传考研…(丁香医生)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曾历任该院雕塑系主任以及博士培养项目“塞纳计划”主任,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巴黎分院前学术院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院长。
在持续数十年的杰出的学术生涯中,tony brown教授曾应邀在加拿大、美国、亚洲及欧洲众多顶尖的大学、艺术学院和机构演讲和授课,桃李满天下。
作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最早以尖端科技创作装置作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享誉世界,在诸多国际重要展览及各大艺博会均有展出,包括卡塞尔文献展、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以及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等,许多代表作被加拿大、美国、亚洲及欧洲等诸多国际知名的美术馆及私人收藏家展示并收藏。
近年来这位主要以数字媒体装置为创作媒介的当代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实践拓展至绘画、设计以及大型景观与建筑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
教授,未来设计学院院长、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理事会理事,今日美术馆荣誉馆长。
中央美术学院本科至博士学位,伦敦艺术大学博士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博士后。2015年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联席主席,获当年“全球杰出青年-艺术使者”称号。2015年“北京五四奖章”获得者。
《musuem development in china》,rowman & littlefield,2019;
《中国民营美术馆运营及筹建研究》,四川美术出版社,2020。2016年以后代表论文:美术馆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与实践,《美术研究》;
浅谈美术馆的数字化进程——以国际美术馆数字化实践及今日未来馆为例,《美术》;
2013-2019年,先后主持了共三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五项北京市文化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
研究领域:数字影像合成、数字摄影、数字电影和动态图像、数字声音艺术、网络互动艺术和网络动画、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艺术、绘画与装置、平面设计、书籍插画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教授,曾任美国德州理工大学视觉与表演艺术学院终身教授,跨媒体艺术学科创始人及负责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特聘教授,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董事,美国学院艺术协会、国际数字媒体与艺术协会、国际虚拟现实专业协会委员。
先后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先后从事美术设计、影视动画制作、新闻出版、摄影以及美术教育等工作。
获得荣誉:曾多次赢得美国政府和高校颁发的艺术研究基金和国际艺术竞赛,作品在美国、亚洲、及欧洲等多地近100次个展和群展中展出。所获奖项包括caafa艺术展金奖、西班牙欧罗电影节最佳电影摄影奖等。
科研项目:曾开展多个跨学科合作研究项目,包括荣获德州理工大学杰出学术研究奖和德州灾难和种族灭绝委员会基金的德州灾难博物馆项目,获得德州理工学术催化剂研究基金的纳米技术与装置艺术项目,虚拟现实艺术在心理与精神治疗中的实践项目,获得德州理工学术创作促进基金的3d科技在舞蹈影像记录中的运用项目等。
北京市空间信息集成与 3s 工程应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率先提出“数字城市与数字北京”,“ 健康中国与未来城市”重大概念,并通过主持863、973等国家重大课题及一系列落地示范项目,引领数字北京、智慧城市和数字中国的探索与发展,获12项国家、省部级大奖。
北京市高精尖未来网络中心智慧城市与时空大数据团队负责人;
学术委员会委员(未来理论、艺术心理方向带头人)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罗马美术学院终身教授罗马美术学院知觉理论专业和艺术心理学专业主席世界领域“未来”概念研究专家研究领域:艺术设计史论、交互理论和应用技术
miriam mirolla, 1967年4月25日生,常居罗马,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当代艺术、教育、先锋派理论、慈善事业、艺术心理学、数字人文、阈下知觉、性别研究和神话学。
至今发表过多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及学术著作,承办过多场团体和个人展览。现阶段研究重点为实验性教学和科研、互动理论、艺术馆和艺术教育的技术应用。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miriam mirolla开始在罗马接受大学教育,学习原始主义和先锋派理论的开放性辩证,并开始研究未来艺术概念。
1986年,她在罗马亚特拉克艺术心理学实验研究中心研究由艺术家和心理学家sergio lombardo创立的终极主义理论。
随后,她成为journal of art psychology期刊科学委员会委员。miriam mirolla于1991年获得罗马大学文学与哲学学士学位,随后在p.s.1纽约当代艺术中心担任实习策展人,积累了丰富的策展和互动教育经验。
1995年起,miriam mirolla开始在意大利多个高等院校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包括都灵美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in turin)、意大利佩鲁贾大学教育科学学院(university of human sciences and education in perugia)、quasar设计学院(quasa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design)和罗马美术学院(academy of fine arts in rome),并在罗马美术学院担任知觉理论和艺术心理学主任教授。
miriam mirolla拥有丰厚的艺术教育教学和研究经验,作为学术教授和实验艺术家,她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带领学生与罗马市主要机构开展系统的开拓性合作,包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罗马市政府、camillo and marguerite caetani基金会、maxxi基金会、macro博物馆和礼堂博物馆。
她是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第一届艺术心理学委员会的发起人和主席、艺术心理学实验室(lap)的创始人和科学总监、艺术心理学经验协会创始人和主席、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第二届艺术心理学委员会主任。
作为实验艺术家,miriam mirolla策划了多场展览和实验,成果主要集中在《miriam mirolla, experiments in art》(2017年发表于melchiorre e.)一书中。
数十年来,miriam mirolla一直在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中国推动意大利艺术和先锋派理论的研究,包括伦敦艺术大学(1994年)、温布顿艺术学院(1998年)、莫斯科艺术研究学院(2011年)、北京意大利文化馆(2017年)、德国伍珀塔尔大学(2017年)、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计算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2017年)和罗马大学(2018年)。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艺术设计、设计教育等。主持科研项目有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程等。
出版著作:?《设计基础》、《概念艺术设计》(合著)、《精神的游历》(合著)、《成长的故事》、《艺众——设计:以访谈的名义》、《角色——设计:以教育的名义》 、《越位——设计:以传承的名义》等,编写“中央美术学院设计教学实验丛书”、 “中央美术学院经典教学丛书”。
设计成果与获奖:曾获中国连环画美术展览金奖,北京市书籍装帧银奖,全国鲁迅版画奖,全国优秀归国留学人员奖等奖项,主持参与建国五十周年彩车设计获优秀设计奖,2008年北京奥运会图标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5-彳亍-谭平个展,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美术馆,美国,坦佩
2012-1 劃 -谭平个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8-刺痛与抚慰-谭平绘画作品展,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
2019-绘画与存在—中日韩顶级抽象绘画巡回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中国,香港
2018-极简主义:空间.光.物体.,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新加坡,新加坡市
2016-东方抽象西方具象—谭平对话卡斯特利,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中国,上海山外有山—当代艺术的邂逅,海姆豪斯美术馆,瑞士,苏黎世
2015-非形象-叙事的运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中国,上海
2014-共振计划:无形之形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展,瑞士圣· 乌尔班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卢赛恩
2013-chifra2013-中法艺术展,香榭丽舍大街,法国,巴黎
2010-伟大的天上的抽象-中国抽象艺术家联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8-意派-中国抽象艺术三十年,马德里文化中心,西班牙
2000-四方工作室联展,阿登纳基金会,德国,波恩
收藏: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美国波特兰美术馆、上海美术馆、 丹麦科灵现代绘画美术馆等收藏。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会员,德稻王敏与博恩工作室合伙人。
曾任中央美院设计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讲座教授、agi中国区主席、agi 执行理事、国际平面设计联合会副主席、世界经济论坛创意经济理事会理事、世界经济论坛设计创新理事会理事、2008年北京奥组委形象与景观艺术总监。
2001 年参与北京市申奥工作,设计北京申奥多媒体陈述报告。2004建立中央美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奥运艺术研究中心完成了奥运会体育图标、奥运会奖牌、奥运形象规范手册、奥运色彩系统、奥运门票、火炬接力景观等项目的设计。
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任北京奥组委形象与景观艺术总监,负责奥运形象与景观设计工作。由于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工作,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获得了国务院嘉奖。
自2003年王敏担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后,学院规模扩大三倍,从正式成立至2009年仅用七年时间便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世界最好三十所设计学院之一。王敏被聘为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2009年作为学术总监与主要发起人负责申请、筹备、举办了icograda 北京世界设计大会与首届北京设计周。目前负责北京国际设计周学术与大奖评审工作。
2018年牵头发起珠海国际设计周。王敏是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会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第一届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9被北京市评为突出贡献专家。2019年获得国际设计联盟ico-d 主席特别奖。2019光华龙腾奖特别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设计70人。
2018年王敏开始作为hyvc基金创始合伙人投资具有设计战略的企业以及设计师创业的企业,推动设计驱动的创新与创业发展。
王敏1977 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后留学于德国柏林艺术大学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曾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并担任世界最大出版设计软件公司adobe 高级艺术指导与设计经理,负责公司设计工作。
1998-2003年作为两方设计合伙人与设计总监在旧金山与硅谷为很多高科技公司做品牌形象与产品交互设计,客户包括intel, ibm, adobe, netscape, htc, 以及斯坦福大学。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重大展览并获奖,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多次被邀请作为设计比赛评委;在世界多地举办过学术讲座,主持过很多与设计相关的学术活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七届(设计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1984-1987年 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读研 获硕士学位
1988-1991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读博 获博士学位
1987-2002年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艺术系、设计学院
先后任设计艺术系副主任、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央美院研究生处处长。
2010-2015年,《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级,学术主持
2006-2012年,《中国当代设计艺术研究——设计艺术理论教学与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省部级,项目负责人
2014年主编论文集《设计的大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主编《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文献》,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1年,论文《包豪斯与设计知识谱系的形成》(独立完成),中国美院出版社《包豪斯与东方》文集
2011年,论文《关于艺术学学科发展的规模控制与规划》(独立完成),中国美术学院学报《新美术》2011年第4期
2011年,论文《“创意城市网络”与设计城市格局》(独立),清华大学《装饰》
2011年,论文《大地之诗?前言》(独立完成),江苏美术出版社,许平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要博生》
2013年,发表论文论文《“设计”及其现实构建的本质——兼及设计本体价值的讨论》(独立完成),《艺术设计研究》
2013年,论文《走向真实世界的设计——中译本代序》(独立完成),中信出版社《为真实世界的设计》
2013年,主编《中国高等设计教育版图2007-2012》特集,河北教育出版社《设计教育》杂志第一期
2014年,发表论文《从理想的星空回归设计的大地》(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设计的大地》
2014年,发表论文《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中国及其设计活力》(独立完成),北京大学出版社《设计的大地》
2014年,论文《生产中的解域与重归情境——兼及当代工艺美术学科的文化定义》,《美术研究》
2014年,论文《生产中的解域与重归情境——兼及当代工艺美术学科的文化定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
2014年,论文《自然精神?草根传奇?前言》,江苏美术出版社,许平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元新》
2015年,论文《重归情境与景观化的设计现实——从包豪斯到“情境主义”的社会批判》(独立完成),《美术研究》
2015年,论文《一组不能忘记的历史影像——中共早期革命活动中的平面设计人和事》(合作,第一作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再生产——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学术论坛》)
2008年获获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委会“工作荣誉”奖
2008年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设计团队主要成员之一获文化部“文化创新奖”;
2010年获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十佳”教育工作者表彰
?作为世界知名的视觉艺术家、电影与舞台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叶锦添不断探索及介绍其“ 主义”美学理念,诠释古代文化对未来的启示。
其创作游走于当代艺术、服装、舞台、电影美术等多元领域。2001年,叶锦添以电影《卧虎藏龙》获奥斯
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为首位获得以上殊荣的华人艺术家。
自1986年参与了第一部电影《英雄本色》,二十多年以来,叶锦添担纲多部电影的美术与服装创作。
合作对象包括众多世界知名导演,如吴宇森、李安、冯小刚、蔡明亮、陈国富、关锦鹏、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等。他在《赤壁》、《夜宴》、《一九四二》、《风声》、《无极》、《小城之春》、《阿婴》、《胭脂扣》、《诱僧》等电影、电视剧《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红楼梦》以及美国netflix制作的电视剧《马可·波罗》等众多作品中体现的美术创意及充满文化气息与创新的服装造型,一直以来备受国际的瞩目与肯定。
在舞台艺术领域,叶锦添与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及著名艺术团体合作,包括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弗兰克·德贡(franco dragone)、张艺谋、赖声川、杨丽萍,以及云门舞集、当代传奇剧场、汉唐乐府、太古踏舞团、优人神鼓等。舞台剧《楼兰女》、《韩熙载夜宴图》、《长生殿》、《如梦之梦》、《孔雀》、《十面埋伏》作品曾在旧金山歌剧院(san fransisco opera house)、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sadler’s wells theatre)、纽约乔伊斯剧院(joyce theatre)、巴黎夏佑剧院(palais de chaillot)、巴黎喜歌剧院(opera-comique, paris)、奥地利格拉兹歌剧院(opernhaus graz)、北京国家大剧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展演,并参与了包括英国爱丁堡艺术节(edinburgh fringe festival)、法国亚维侬艺术节(avignon dramatic art festival)、里昂舞蹈双年展(biennale de la danse lyon)在内的多个国际艺术节。
2004年,叶锦添为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中国八分钟”交接仪式设计了包括服装和舞美的整体视觉。
2010年,叶锦添与著名编舞家、舞蹈家阿库·汉姆(akram khan)合作。由叶锦添担任视觉艺术家(舞台与服装设计)的舞剧《源》(desh)获得了美国贝丝奖及英国劳伦斯·奥利佛奖。之后两人于舞剧《环》(until the lions)中再度合作,并于2016年与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合作推出了一版全新芭蕾舞剧《吉赛尔》。
2016年9月,由盛宗亮作曲、赖声川执导、叶锦添担任艺术指导与舞台美术、服装设计的英语歌剧《红楼梦》在旧金山歌剧院进行世界首演,并与2017年3月在“香港艺术节”举行亚洲首演。其创作足迹遍及中国、奥地利、法国、美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及以色列等地。
从2002年开始,叶锦添先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法国布尔日文化之家、荷兰皇家剧院、西班牙马德里文化中心、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等地举办创作特展。
其艺术创作作品亦参与纽约国际亚洲艺术博览会等重要艺术盛会。先后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三影堂艺术中心、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举办个展。
2015年,由叶锦添执导的艺术短片《厨房》在法国巴黎蓬皮杜中心举行的第八届asvoff国际时尚影像艺术影展中摘得“最佳艺术指导奖”。2016年3月,在法国亚眠文化中心举办“平行 parallel”叶锦添个人艺术展览。
2016年9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办 “叶锦添:流形”艺术大展。
叶锦添先后与m.a.c、周大福等知名商业品牌进行跨界艺术合作。2010年,由叶锦添创作的服装装置参与迪奥(dior)六十周年展览《迪奥与中国艺术家》,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展出。
同年,叶锦添担任意大利家具设计展——“无时序列(timeless time)”艺术总监,作为意大利在上海世博会期间的重要艺术装置活动展出。
2016年,由台湾vouge杂志委约、携手香奈儿(chanel),叶锦添掌镜拍摄了以桂纶镁为主角的艺术短片《寻找香奈尔》。
同年9月,作为“叶锦添:流形”艺术大展的一部分,叶锦添应邀为施华洛世奇(swarovski)特别创作了缀满十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的哥特礼服“凝态”。2017年6月,叶锦添为意大利著名时装品牌芬迪(fendi)发起的fendi china peekaboo project 慈善项目特别设计了一款中号peekaboo手袋“春花冬雪”。
在艺术创作之外,叶锦添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文字的创作,出版了《不确定时间》、《大火》、《繁花》、《流白》、《中容》、《rouge-l’art de tim yip》、《gijón》、《寂静?幻象》、《赤壁:叶锦添的美术笔记》及《神思陌路》、《神行陌路》等十多部作品。作品集更以中、英、法等多国语言,出版发行于世界各地。最新出版作品为《流形:叶锦添的创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