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理解什么是是媒介化[赞啊][威武][…来自爱传播新传考研…(一句话几种理解)

一句话理解什么是是媒介化[赞啊][威武][…来自爱传播新传考研…(一句话几种理解)缩略图
2024年 8月 1日 0 Comments

提起鲍德里亚,大家能首先想起什么理论呢?除了其最著名的消费社会理论以外,他所提出的以“拟像”、“仿真”、“超真实”为核心概念展开的媒介批判理论,对时下已有的大众传播提供了最为精辟的后现代批评,在西方学术界尤其是媒介研究领域广受追捧,被誉为“法国的麦克卢汉”、“后现代的牧师”。那么这些概念你都理解了吗?

从影像到拟像

摄影术的发明标志着影像时代的到来,后经历电影、电视等技术的发展,影像的制作摆脱了手工直接性,进入了机械性的制作和复制,使得媒介信息传递的
一句话理解什么是是媒介化[赞啊][威武][…来自爱传播新传考研…(一句话几种理解)插图
内容涵盖了声音、文字、影像等。影像的生产犹如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现实。

鲍德里亚从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任意性原则出发,揭示了影像与现实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

??影像是深度现实的反映;

??影像遮蔽了深度现实并使现实去本质化;

??影像遮蔽了现实的缺失;

??影像不再与任何现实发生关联,它是一个纯粹的拟像。

在鲍德里亚看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影像开始脱离现实,伪造、篡改甚至扭曲了现实的存在,无原本的拟像取代影像成为媒介传播的主要原则。从反映现实到遮蔽现实,再到与现实完全失去关联,影像失去了任何外部指涉物,成为“纯粹的拟像”。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所观看到的不真实的电影和电视剧,让我们沉浸于其中的虚拟世界,而忘记了现实环境,导致现实被“遮蔽”。

鲍师傅曾举过这样的例子:

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之后数月,鲍德里亚出版了名为《海湾战争不曾发生》的文集,他把海湾战争看作是消灭战争的一个过程,是对事实的一种运作。而在以往,战争首先是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决斗。海湾战争被复杂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在缺少事件的意义上,它根本没有发生。当德国《明镜》周刊的记者问他是否愿意到伊拉克战场走一走时,鲍德里亚回答说“我靠虚象生活。”大众传媒取消了意义和现实,从而消解了交流,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鲍德里亚才否认了海湾战争的现实性。

在伊拉克战争中,当大众夜以继日地观看美军与伊拉克官方的军事力量交火的时候,鲍德里亚对这场战争的观赏实际上与对美国越战大片的观感并无两样。因为他们所看到的电视影像,只是由持某一政治倾向的摄影师捕捉、剪接和变形的结果,大众看到已远非是真实的伊拉克,而是被具有实时转播功能的媒体所“虚拟化”的纪实叙事作品。

仿真是拟像发展进程的最后阶段,它不是一种指涉性的存在,或一个实体。它是由没有原本或现实的真实模型的创造物:“一种超真实”。现实由模型和符码不断生产出来,我们进入了一个没有原本的超真实时代。在鲍德里亚的眼中,超真实被确认为越来越居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某一时刻。


从真实到超真实
超现实主义指向的是不同于当下现实的另一种现实,这是以想象力和自由为取向的另一个世界,是对蕴藏于人的内心深入力量的发现。布勒东想通过提倡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来超越当下的现实,这正是“超现实”一词所要表达的内含,因此,“真实”的东西存在于“超现实”的世界中,而不是被理性与逻辑所控制的现有生活世界中。

鲍德里亚认为,拟真导致了真实的最后瓦解,进入超真实时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拟真以符码的拟像取代了真实。在符码统治的时代,真实本身往往只有依靠符码编码才能存在,这种存在是比真实本身更真实的存在。“在拟真原则支配的世界,真实成为模型的借口。”真实不再是那个可以再现的东西,而是永远都已经被再现的东西,即超真实的东西。

??超真实世界导致了意义与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在真实世界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表现”,这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和反映,而在超真实世界,“表现”让位于呈现,这是模型所带来的直接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秀”。在这一点上,电影《楚门的世界》就是很好的例证。

??超真实世界导致我们感知世界方式的变化。在超真实世界中,面对由符码构成的屏幕世界时,我们不再能主动地追寻事物的本真存在,而是回应符码的指令,这是一种复制/回答程序。问/答模式中,我们无法对答案本身进行沉思,我们必须在问/答这个模式本身所能提供的信息范围内,通过按钮表达自己的意见,思考的过程变成了手指的数字化触键过程,而答案本身已经由这些信息生产出来了。

超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比真实还要真实的世界。在《拟像与拟真》中,鲍德里亚以迪斯尼乐园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对于大众而言,迪士尼的世界就是美国的“真实”世界,它体现了美国的生活方式、美国的价值理念。迪斯尼没有原件,但迪斯尼的世界却成为真实世界的样版。当我们在迪斯尼世界中流连忘返的时候,我们却能经历到现实生活中能够经历、不能经历的一切。这时乐园与美国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再将乐园只看作是美国建构的一个游乐场,美国反而成为注脚乐园的现实场所,即美国才是一个快乐的国度,而乐园似乎成为美国的一个缩影。环绕着迪斯尼的落杉矶和美国,都不再是真实的,这正是超真实对真实的遮蔽。这才是超真实世界的意识形态运行方式。与拟像、拟真相对应的世界,正是这一对真实进行遮蔽的超真实世界。


鲍德里亚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
鲍德里亚关于后现代媒体的批判中,“超真实”是一个关键的概念。这是因为在超真实的条件下,媒介成为了一种宰制工具。“以工业生产为组织核心的社会开始向符号社会回归。社会的凝聚力不是源于经济生活,而是来自传播媒介的控制”。

因此,对于当代中国传媒来说,尤其应当履行做为信息平台的公共性和服务性职能。通过符码进行的宰制往往是十分隐蔽的,所以,媒体应当更加小心地甄别所发信息中的非公共成分,比如新闻背后的商业动机。同时,媒体应当更加慎重地对新闻报道所要展现的主体进行选择。因为媒体所展现的一切,都是以除此以外“消失的他者”为代价的,而这些被展现的主体,正是大众认识世界和感知世界的途径。一旦超真实取代了真实的状态,那么模式和符号便成了真实的决定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劲松.拟真时代:鲍德里亚媒介理论的后现代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02):130-135.

[2]仰海峰.超真实、拟真与内爆——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中的三个重要概念[j].江苏社会科学,2011(04):14-21.doi:10.13858/j.cnki.cn32-1312/c.2011.04.019.

[3]陈力丹,陆亨.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观及其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启示——纪念鲍德里亚[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03):75-79+97.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