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分享##考研政治#部分选择题参考答案v…来自三秦学子-微博

#三秦分享##考研政治#部分选择题参考答案v…来自三秦学子-微博缩略图
2024年 2月 11日 0 Comments

??预测考题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5分)

2、脚手架理论(5分)

3、简述列宁的新闻思想(10分)

4、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容(10分)

5、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主要观念,并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要性(40分)

6、结合实际谈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意义(20分)

7、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挑战与发展(30分)

8、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述走转改活动的背景与动因、作用及优化措施(30分)

9、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阐述“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40分)

?

参考答案

?

预测试题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5分)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新闻事业经验与传统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与理论的高度概括,是与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有着根本性区别的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实践性、严谨的科学性、鲜明的时代性和高度的政治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主要有党性原则、人民中心观念、新闻规律观念和正确舆论观念。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比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性原则的要求和具体体现,抵制虚假新闻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传播过程体现“共情”是群众性原则的生动实践。

?

预测试题2:脚手架理论(5分)

?

“脚手架理论”由列宁提出。创办《火星报》时期,列宁为了实现建党目标,制订了周密的行动策略和报道计划。他要通过报刊来让党员和进步群众了解到底要建设的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去为建设这样一个党努力工作。他把报纸比作“脚手架”,把准备建设的党比作是将要建设的“建筑物”,把党员比作是“建筑工人”,大家都要为建党添砖加瓦,做好工作。在列宁领导下,《火星报》出色地发挥了“集体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的作用,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列宁思想中的这一建设意识,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进到了苏联共产党人新闻观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苏俄化,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土化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

预测试题3:简述列宁的新闻思想(10分)

?

列宁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俄国。列宁开创了无产阶级报的工作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宏伟基业,同时,列宁还是一个卓越的新闻记者,他以其敏锐的思想,深刻的洞察力,出色的写作才能和娴熟的编排技巧,在世界新闻业同行中堪称楷模。列宁一生的革命活动始终与其报刊活动形影相随,相辅相成。

?

一、《火星报》时期

?

这一时期列宁的新闻是整个苏联思想的最初表达,列宁坚持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认为思想性、坚定性、政治路线的明确性以及对敌斗争不妥协性是报纸重要的品格。报纸是集体的宣传员、鼓动者和组织者,争取出版自由,把机关报办成一切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机关报。

?

二、布尔什维克政党时期

?

这一时期,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报纸大量刊登工人通讯,揭露临时政府本质,宣传将革命进行到底,宣传四月代表会议精神,促进了苏维埃改组。列宁认为,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并指出资产阶级的新闻“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金钱的自由,无产阶级的新闻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党报应当办成既适合工人又适合农民的统一的报纸,这种报纸“应当是千百万人都能看懂的通俗报纸,但绝不能庸俗化”。

?

三、社会主义时期

?

十月革命后,一战仍然在进行,在内忧外患下列宁领导的宣传工作十分出色。在此背景下,列宁认为报纸可用来拨乱反正,来统一全党思想,消除党内分歧。其次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宣传。报纸和刊物的内容重点要从政治转向经济,“少谈政治多谈经济”。为领导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决策依据。此外,党报党刊的作用是成为社会主主义建议的工具,抨击官僚主义的不正之风,稳固社会主义政权。

?

预测试题4: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容(10分)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新闻领域的集中反映,包括了党性、人民性、真实性等多方面内容。自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入中国,其内涵与中国实际不断融合演化,成为指导新闻工作的重要思想。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

一、四性一统的中共党报理论体系

?

中国的党报理论体系由报刊的党性、人民性、战斗性、组织性构成,这四性由党性而生发,又统一于党性原则之下,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共同构成了自成体系的中共党报理论。因此,以四性为核心的中共党报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并成功地指导了我国革命、建设时期的新闻工作。

?

二、三位一体的媒体性质认识

?

中国的媒体有着独特的性质,既要为政党宣传、服务于党的事业,又要服务于政府工作,同时也要反映人民的呼声。因此我国的媒体既是政党的喉舌,又是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明确我国媒体“三位一体”喉舌的媒体性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又一重要内容。

?

三、坚持正确导向的中国特色舆论观

?

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中,涉及新闻宣传最重要的理论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核心的中国特色舆论观,是结合我改革开放和发展实际作出的重要命题,其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最新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我国舆论宣传工作的指导方针。

?

预测试题5: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主要观念,并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要性(40分)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形成的关于新闻的看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认识论、新闻价值论、新闻方法论的统一观念,从根本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的本质是什么、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新闻”的系统看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长期新闻传播实践经验的智慧结晶,其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因此,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都有其必要性。

?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观念

?

(一)党性原则观念

党性原则观念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第一观念,是总体性、统领性的观念。党性概念,最早由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指导《德意志——布鲁塞尔报》时,在该报发给一位读者的公开信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在政治上要求新闻事业工作者积极、准确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并积极引导群众贯彻执行,使党的政策称为广大群众的行动指南。在思想上,要以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新闻事业的指南,宣传党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在组织上的要求,就是接受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

(二)人民中心观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历史的人民观为基础,强调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无产阶级的立场,是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立场。新闻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理念。其一,新闻舆论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依赖人民群众;其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方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三秦分享##考研政治#部分选择题参考答案v…来自三秦学子-微博插图
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

(三)新闻规律观念

能否尊重新闻规律,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根基。首先应当承认新闻工作有其自身规律,并且还应当尊重和主动运用新闻规律,按照其开展新闻工作。最重要的内在要求在于不断探索新闻规律,创新新闻舆论工作的观念与方式。

?

(四)正确舆论观念

新闻报道能引发舆论、代表舆论,也会影响和改变舆论。后真相时代下,情绪至上掩盖事实,舆论反转频发,次生舆论和舆论失焦问题突出。因此,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更加重要。新闻报道应当协调各方的利益和观点,为舆论的走向提供强有力的引导,以防社会冲突和群体对立的加剧。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要性

?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为新闻事业提供正确方向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才能使新闻事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新闻事业“喉舌观”的重大理论成果,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阵地,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国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应该服务于党的建设,正确引导大众,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在新媒体的舆论环境中,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能够引导人们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认识世界。疫情期间,人民日报发布《转发呼吁!“抗疫”不能成为“恐鄂”!》、光明日报发布时评《别让“恐鄂”情绪成为次生灾害!》等,就体现出了媒体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运用,及时发表鲜明观点,引导全国人民团结抗疫,为新闻事业提供正确方向。

?

(二)坚守新闻规律观念,为新闻真实保驾护航

新闻规律观念的实质是承认新闻现象、新闻活动有自身的客观特征,在新闻传播内容上,要求真实、客观、全面。当前,新媒体传播存在内容良莠不齐、消息真假难辨等问题,一些媒体为了点击率或者经济利益,开始生产“假新闻”、“有偿新闻”,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若想从源头上治理这些传播乱象,新闻工作者就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新闻规律观念,提高媒介的公信力、权威性。在新闻规律观念的指引下,广大新闻工作者能更好地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变迁的记录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如共青团中央开通“谣言粉碎机”,针对疫情期间的各方面谣言及时辟谣,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为新闻真实保驾护航。

?

(三)坚定群众中心路线,为公共利益服务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使新闻工作始终坚持群众性原则的保证。在舆论新格局之下,新闻媒体更要多倾听人民的声音,确保人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提升全面开放语境下的媒体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能力,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如疫情期间,在人民中心观念的引导下,人民日报全媒体发布行动“征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助者信息”,通过媒体的力量为公众开辟了一条抗疫新途径,体现了主流媒体和核心价值与社会责任担当。因此,坚定不移的群众中心路线仍旧是新闻媒体应遵守的核心价值。

?

新媒体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必要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性原则的要求和具体体现,抵制虚假新闻是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传播过程体现“共情”是群众性原则的生动实践。因此,我们需要长久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并探索其“中国化”过程,使新闻业在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

预测试题6:结合实际谈谈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意义(20分)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系列办报实践,也是列宁和毛泽东的一系列党报实践。来源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既保证了新闻传播的党性原则和客观规律,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原则,以下将简述新时代马新观的实践意义。

?

一、培养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资本入侵”下坚守新闻价值的精神定力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在于其对于新闻真实性的严谨态度以及对于党性原则的严格坚守,因此在新时代下,其时间意义首先体现在对于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之上。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在生产信息时应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信源进行反复求证,履行好“甲板之上瞭望者”的职责,恪守人民性,生产出“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另一方面在对信息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也应严格落实党性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正面宣传为主。

?

二、推动新时代新媒体融合:“渠道失灵”下主流媒体转型的价值遵循

?

喻国明老师曾提出主流媒体在当下所面临的渠道失灵问题。互联网的发展有效降低了用户生产信息的门槛,但同样也让很多主流媒体的好内容无法有效进行传播。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媒体转型提供了价值遵循,我们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同样应该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观,深度结合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运用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例如在当今传播环境中深度推进四级格局的打造,有效缓解地区马太效应等等。

?

三、完善新时代舆论场引导:“众声喧哗”下舆论场域引导的策略指引

?

在众多社会事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微博舆论场的众声喧哗,网民各执一词争执不休,甚至出现群体极化、娱乐至死等现象。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观指出,新闻媒体的传播活动要从政治思想等方面将受众引导到正确、健康、积极的方向;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面对当下舆论场主流媒体一方面应继续开拓下沉渠道,完善舆论引导覆盖面;另一方面也应积极转变语态,从庙堂话语转向江湖话语,提高舆论引导的效果。

?

四、打造新时代大外宣格局:“西强我弱”下国际话语传播的基本原则

?

新冠疫情之中,国际报道中有90%的新闻来自于西方媒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的国际环境中仍存在“西强我弱”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喉舌观指出:在存在阶级的社会中,新闻媒体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总要做某个阶级或政党的喉舌。在当今的国际传播中,我国应积极运用智媒技术,提高沉浸式传播的效率,从而有效降低文化折扣和传播壁垒,例如以vlog的形式呈现两会的主要内容等等。

?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如今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一以贯之的迸发着时代所赋予的生命力,而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是作为当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底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引领方向。

?

预测试题7: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挑战与发展(30分)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新闻舆论工作要担负起的神圣责任。

?

一、新媒体崛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面临的挑战

?

(一)真实性要求与虚假信息泛滥之间的冲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传播的本源是物质的东西,是事实,脱离事实,新闻就无从谈起。在新的技术背景下,网络媒介大容量、高速度、超文本、互动性、多媒体的特点,使得它在揭示新闻事实的真相过程中具有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网络传播技术的自由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互联网空间中谣言与假新闻肆意蔓延,在所谓“注意力经济”的导向下,使得部分网络新闻盲目追求猎奇、吸引眼球,丧失职业操守。

?

(二)舆论阵地要求与新传播格局之间的冲突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大理论成果,就是形成了新闻事业的“喉舌观”,在大众传播时代,传播媒介在新闻信息传递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而受众更倾向于被动地接受新闻信息。网络媒介的出现则为民众扩散自己的声音提供了一种共享的、即时的沟通平台,打破了过去垂直的信息传播模式,转而形成平行网络化的信息互动呈现格局,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传播权力在新场域从权威向大众进行让渡,带来了整个传播格局的巨大变化。

?

(三)人民性要求与商业逻辑之间的冲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程的作用,坚持人民性,一方面是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是要做到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媒体时代开放交互的网络平台创造出了多元化的公共讨论场域,为人民诉求的表达提供了更多途径,但在商业逻辑的支配下,互联网对于技术门槛的限制使得每个个体获取信息、表达意见的机会并不均等,拥有绝大部分信息资源的一方可以垄断舆论甚至迷惑大众,网络信息的传递和意见的表达却要受到技术和资金的制约,使得民众的参与感和创造性受到压制。

?

二、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媒体实践

?

(一)创新话语表达体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其生命线就在于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在新媒介技术发展迅速的当下,新闻工作者仍然要做好“喉舌”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但导向并不意味着刻板的说教。在网络媒介赋权、草根崛起的时代,大众媒介不再享有传播渠道上的优势,面对权威被解构和打破的挑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对媒体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双重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形成新的话语表达体系,从民众角度出发,真正做出有故事、讲情怀的新闻报道,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

(二)创新新闻报道方式,维护受众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事业应当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这要求新闻事业应当有人民群众的充分参与,并且服从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现实中出现的网络话语表达中的地区及阶层差异说明,仅仅凭借技术赋权,根本不足以实现广泛的参与和表达,这就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定位。在此基础上,新闻媒体还要更多地吸引普通群众走进新闻作品的生产过程,丰富新闻作品的形式和意涵。

?

(三)推动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各类问题的研究,多数还是局限于对经典著作和前人文献的钻研,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系统研究或者深刻的专题性研究,尤其是它对中国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 。因此,我们要意识到当下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发现其理论中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内容,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去解答问题和现实操作。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更多要求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落实到有成效的实践指导层面,新闻工作者要对当前语境下的新闻实践进行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概括,对现实层面的问题的讨论要有更加全景化的认识。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理论知识或新闻观点,它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向,对于新闻工作者的影响更加深远,它能够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各种人类的文明成果,用新的实践和理论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价值还集中体现在以新的理论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成为人们回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动力。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新矛盾,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的前提下,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在实践和理论的辩证法中推动社会的发展。

?

预测试题8: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论述走转改活动的背景与动因、作用及优化措施(30分)

?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2011年8月,由中宣部联合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等五部门提出,一定程度上回答了如何尊重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这一重大的根本性问题。“走转改”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诠释,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载体。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实践“群众办报”的路线,秉承“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路线。在新媒体视域下,“走转改”活动的理论思维也应与时俱进,以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思维。

?

一、 “走转改”活动背景与动因

?

(一)“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延续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走转改”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和延续。多年来,我国新闻界“客里空”现象愈来愈重,一些新闻工作者依赖网络材料等闭门造车,这样采写的新闻没有生命力、缺少事实依据。开展“走转改”活动,有助于纠正目前的不良现象。

?

(二)“走转改”是“三贴近”原则的延伸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新闻宣传和新闻改革要坚持和落实“三贴近”原则,“走转改”与“三贴近”原则一脉相承,是“三贴近”原则的延伸。它们都要求新闻工作者立足于基层和群众,采写老百姓看得懂、听得明白的报道;编发老百姓关注、新闻价值高的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细节,使得整个报道更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

?

(三)“走转改”令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凸显

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者用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能构成新闻的标准。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价值要素越丰富,新闻价值就越大。长期以来,我国的时政新闻报道多关注一些重要性、显著性题材,比如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重要会议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等。新闻报道只有宏大叙事而缺乏具体个体,多典型人物罕见普通百姓。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许多新闻报道都逐渐将报道焦点对准普通百姓生活以及他们关注的热点,新闻价值越来越凸显。

?

二、“走转改”活动作用

?

(一)“走基层”:立足新闻推动社会进步

“走基层”是对“贴近生活”这一原则的身体力行,要求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在题材选择上关注民生、体恤民情,通过倾听百姓话语和要求顺畅传达民意,以“小报道,大格局”精准把握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延边电台《体验新闻》栏目的成功不难发现,俯下身子,以“走”为根本,立足于新闻的平民化视角,贯彻了民生新闻取之于民、为之于民的理念,融入百姓,贴近生活,在舆论引导中推动社会进步。

?

(二)“转作风”:挖掘新闻价值守望公平正义

与“走”相比,“转作风”除了外在的形式改变外更强调内部实质性的转变,要求记者转变工作作风,亲临第一现场,以贴近实际、服务民众的踏实作风开展新闻工作。在江苏响水化工厂爆炸中《新京报》社论《盐城化工厂爆炸,谁对整改置若罔闻》追责之余闪烁着人性价值的光辉,在有温度的正能量叙事范式中肩负“公平正义”,赋予作品可读性。

?

(三)“改文风”:落脚舆论中外化职业道德

当前,新闻存在的一大桎梏就在于官话与空话过多,各种冰冷的话语表达无疑会泯灭新闻的真实感和亲近感,从而疏远了新闻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改进文风,用百姓的语言讲述百姓的故事,贴近群众,使民生新闻真正根植井生长于民间,激发受众的观看和参与欲望,是舆论工作中客观性、真实性原则的外化。例如,《人民日报》发表了名为《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头版,打破了传统通讯一板一眼的叙述方式,被网友称为“2010年最给力的标题”。

?

三、新时代“走转改”再

?

(一)以脚力为基础,脑力为先导,承载鲜明主题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不为艰难险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开拓新视野,同时要转变思维方式,遵循根本原则,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再提升政治水平、思想水平、理论水平的同时,把握思想行动的方向盘,以脚力为基础,脑力为先导,力求作品承载鲜明主题,突出思想导向。

?

(二)以眼力为关键,笔力为核心,倾注深沉情怀

有温度的作品蕴含着人民的情感,生活的感知和价值的尊重。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新闻敏感,练就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火眼金睛”。不仅要看到社会问题,也要看到舆情生态,国内外视野捕捉温度,同时除了眼力、语言文字也应拓展诉诸图像与视频元素的视觉传播能力。下笔写文,妙笔生花,从而唤起温暖的力量。

?

(三)以优良作风,精湛业务,扎根崇高境界

新闻的品质体现在作品的属性、特性与品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文风改进力求短实新。牢记社会责任,为创新话语体系积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以提升自身高度,拓宽新闻事业,做大做强新闻作品。

?

“走转改”活动的广受好评折射出传统媒体以往“居庙堂之高”亟待改进,以“思想、温度、品质”勾连起国家和人民,从而有效增强舆论影响的新思维,这与美国学者艾丽莎罗伯特森提出的“媒介化世界主义”不谋而合,但不宜简单直白为“思想、温度、品质”下定义,而应放予社会语境与脉络中加以理解和把握,并积极探讨其对人民留下何种记忆,以及如何将这种记忆转化为更加积极的面对现实的态度,以“走转改”活动为契机和根本,从而在奉献人民,奉献时代中大有作为,使新间真正成为百姓的代言、公众的福音。

?

预测试题9: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阐述“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40分)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原则指是新闻媒介必须服从党的领导,人民性原则指新闻事业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都是我国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原则,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

一、党性和人民性的理论内涵

?

(一) 党性原则:坚持党管媒体,实行政治家办报

党性原则强调党管媒体、党媒姓党,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党性观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这要求新闻媒体的各项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同时,也要求媒体从业者具备政治家的敏锐性、洞察力和判断力。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二)人民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人民性的核心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内容上,新闻报道应该及时、准确、客观的满足人民的信息需求;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工作路线上,新闻工作要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办报。

?

二、党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的必然性

?

(一)理论逻辑:党性与人民性的不可分割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性源自于人民,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最高表现;党性是阶级性的最高表现,也是政党根本性质最集中的体现。一个政党其党性与人民性是否一致,关键看这个政党是依靠谁、为了谁。共产党肩负带领人民大众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的神圣历史使命。共产党的党性和人民性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

?

(二)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的统一性

当前,中国共产党党性和人民性统一,就是统一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中加入“以民为本”,更体现了党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宗旨。实践说明,一家报纸能真正的服务好人民,就是对党负责。

?

三、保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方法

?

(一)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新闻媒体不仅是党的“喉舌”,担负着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的职责,而且是党了解群众的“耳目”,担负着反映人民心声的职责。因此,媒体一方面要做到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要及时向党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要求。同时,要善于将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行动,也要善于用群众的实践检验党的方针政策。

?

(二)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一方面,新闻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引导人们分清对错、是非、善恶,激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敢于进行舆论监督,着眼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敢于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矛盾的关注,推动公平正义的有力维护和张扬。

?

1947年,重庆《新华日报》曾对人民性和党性的关系作过精辟的阐释:“新华日报是一张党报,就是一张人民的报;新华日报的党性,也就是它的人民性。”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如果将其对立起来,理论上说不通,实践中也行不通。新闻媒体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

希希点评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习近平新闻思想是近年来考试的重点!今天我们先来看几道我觉得比较重要的马新观题目,明天我们推“习近平新闻思想”相关考题。

?

总体来说,这些题目的知识点都比较基础,没有太大的技巧可言,大家一定要花功夫去记忆框架,具体内容可以记关键词,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串联补充。

?

第1-3题比较简单,一个是考察马新观的名解,一个是考察和列宁相关的脚手架理论,还有一个常考的简答题“列宁的新闻思想”

?

第4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内容,其实答题要点有很多,我们可以选择党报理论、媒体性质、舆论观三个点例证即可。

?

第5题考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主要观念,重点!这道题也是比较基础的——党性原则观念、人民中心观念、新闻规律观念、正确舆论观念,分别阐释一下理解就行。然后分析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要性,其实从以上几个基本原则就可以推导出来,结合案例阐述即可。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篇支庭荣老师的论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视角、内在逻辑和价值关怀》,供大家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第6题,这道题是从新时代的中国新闻事业中来考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要具体指出马新观对于我们媒体实践的重要意义,内部而言可以去分析对新闻工作者、媒体融合、舆论引导等实践的价值,外部可以分析对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理解到题意后,其实并不难。

?

第7题考察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挑战与发展,难度较大,属于发散性比较难的题目,但这道题大家要重点掌握,今年很多学术会议上都有提过这个话题。

?

新媒体崛起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带来三个冲突:

(1)真实性要求与虚假信息泛滥之间的冲突;

(2)舆论阵地要求与新传播格局之间的冲突;

(3)人民性要求与商业逻辑之间的冲突。

?

从这些冲突里我们再提出发展措施:

(1)创新话语表达体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2)创新新闻报道方式,维护受众主体地位;

(3)推动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这道题的答案选取自谢天武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挑战、创新与发展》,字数比较多,大家千万不要全背,记住框架即可,具体分析可以自己展开。

?

如果一道论述题问你“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把第5题、第7题的答案结合起来回答,既答基本观念,又答新时代下的挑战与发展,就比较完整了~

?

第8题、第9题都不是直接考察马新观,而是结合马新观相关知识来论述“走转改”、“党性与人民性”,这一类考察角度比较灵活,也是现在比较喜欢出题的方向,尤其是第7题考过很多次了,大家一定要掌握好!

?

除此之外,在我们的《传播学教程》里还有一个大家比较容易忽视的点,那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交往理论”,这个内容我们去年就提示大家好好复习,事实证明去年的真题里确实考察得比较多,详细内容可以查看今天的第二条推送哦,学硕同学重点掌握~

?

参考资料

?

1、谢天武《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挑战、创新与发展》

2、杨保军《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观念及其基本关系》

3、董岩《论多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4、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

?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