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征服钢铁战车的毅力啃下考研难关,退伍大学生将“士兵突击”演绎…
他是退伍军人,曾在享誉全军的“硬骨头六连”服役,从装甲步兵到装甲侦察兵,取得了团里装甲专业集训单项第一的好成绩,荣获“优秀义务兵”、旅嘉奖;他也是“跨考”学霸,退伍复学后专业综合排名位列年级第一,本科获得“数字媒体技术”和“市场营销”双学士学位,近日又收到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21届学生钟宏宇,近日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钟宏宇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军迷俱乐部
携笔从戎,要当一个好兵
18岁那年,钟宏宇换上迷彩,暂别学校,走进了军营。
做出从军的决定并不难。钟宏宇的爷爷和姑父都是军人,从小耳濡目染的他,早就期盼着穿上军装,实现人生价值。走兵当天,全家人都来给他送行。平日最疼孙子的爷爷却没有太多叮咛,只在钟宏宇登上大巴转身道别时,让他扪心自问:穿上军装为什么?如果只愿守小家,携笔从戎做什么?
那时,尚不知如何敬礼的钟宏宇,将右手举到眉前,眼里写满了坚定。
钟宏宇(四排右六)在一等功臣连的合影
像所有新兵一样,钟宏宇在立正、稍息的口令中,完成了对军营的最初认知;在一次次齐步正步、低姿匍匐中,实现了从身体到心理的蜕变。湿冷交加的冬季,清晨出操总是在一片漆黑中,夜晚的体能训练也免不了被汗水浸透。一两个月下来,原本体型偏瘦、力量不足的他,在“一咬牙、一坚持”中,逐渐有了兵的模样。
而想家的心情,往往当节日来临最为明显。万家灯火时,他在离家千里之外的军营中战备值班,守护着祖国河山。除夕,钟宏宇借着时断时续的信号,第一次接通了和家人的视频通话。小小的手机屏幕里爸妈挤着要看看他,钟宏宇别过晒得黝黑的脸,只说一切都好,顺便还“报了喜”,说自己训练之余兼带着当起了连队“宣传员”,负责制作展示连队优良传统和官兵风采的图文视频,这过程中感触很大,自己也要像前辈们一样,当个好兵。
与钢铁战车为伴,吃惯了风沙拌饭
钟宏宇所在的部队是南部战区某合成旅,他主要负责装甲部队中作战单车的通信和指挥。
作为一名装甲兵,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野外训练更是“风沙拌饭”。战术训练场上,丘陵腹地中数十辆两栖装甲车、步战车纵横驰骋,演兵布阵,扬起漫天尘土。“全车注意!正前方,敌坦克,短停!歼灭!”担任“车长”战位的钟宏宇发出口令。看似简单,但必须车组所有人在极短的时间内齐心协力才能做到挥使如臂,人车合一。
装甲车里的驾驶舱空间十分的狭小,在行进过程中,发动机轰鸣声所产生的噪音可以达到100多分贝,而它进行射击时更是“振聋发聩”。有时,训练也会用上坦克,这浑身铁皮包裹的“庞然大物”,导热性能可想而知。驾驶舱里的空气也不能流通,温度高达40多度,加之刺鼻的油烟和火药味,这往往是最考验士兵们忍耐力的。
钟宏宇(左二)与战友们的合影
作为两栖部队,除了发挥陆地作战功能,还要具备水上作战能力。每年夏秋之交,部队都要告别营区,到沿海训练场开展为期近3个月、每天十余小时的濒海驻训。九月的海滩上,气温高达三十几度,两栖装甲车内的温度更是最高可达60℃。按照训练要求,钟宏宇等战士们每次都需要在装甲车内待至少数小时,从里面出来的时候,身上的衣服如从水里捞上来一般。
在所有战备训练中,泛海训练当属“五星难度”。上下登陆舰是两栖部队实施联合投送的重要环节,且不说海上运输会让初次登舰的人吐得翻天覆地,装甲车要想稳稳登上登陆舰都不容易。“这时车长要在车上指挥,要根据风浪的方向做出转向判断,驾驶员根据指令调整角度上舰,除了高度的耐心和技巧外,还需要与指挥的默契配合。”钟宏宇介绍。
2016年秋,受台风、强降雨等异常天气影响,浙江某地水位持续上涨,圩堤告急,4个乡镇受灾严重,5万群众紧急转移。根据上级指示,钟宏宇所在连队迅即投入抢险战斗,装运土石、加固堤坝。沉重的作战靴在泥泞的河岸边寸步难行,扛起近50公斤重的沙袋,稍不留神就一个踉跄,粗粝编织袋更是像锉刀,把肩膀磨得全是血泡。钟宏宇顶着烈日来来回回一刻不停地搬运着,脸、脖子、手臂晒得都脱了皮,衣服被泥巴包裹着,脚也被鞋子里的水泡的发胀、发白。6个小时奋战,终于将险情解除。休息间隙,钟宏宇和不少战友都累得躺在木头堆上、草地里沉沉地睡着了。
同年,钟宏宇所在的连队部分人员编入合成旅侦察排,驻地移防广东,兵种也从装甲步兵转为装甲侦察兵。新的编成、新的环境、新的战友、新的战位、新的标准、新的要求……钟宏宇从零起步、从头学起。他迅速加入侦察营集训,学习侦查专业,不断突破训练瓶颈。“部队里流行一句话——最舒服的永远是昨天。”钟宏宇说。
服役的两年间,钟宏宇收到过一封爷爷亲笔写就的珍贵家书。“不负时代,用青春传承中国军魂。不负韶华,用意志书写人生华章!”爷爷用刚劲有力的毛笔字在信中写道。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钟宏宇,总是流过血、受过伤,绝不退缩。他深知,对于装甲兵来说,比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过硬的技术,因此苦练考取了装甲兵通信专业二级证书。因在部队中表现突出,他获得“优秀义务兵”、旅嘉奖各一次。
重返校园,像士兵一样突击
2017年9月,钟宏宇迎来退伍。脱下军装前,最后一次和战友用力拥抱,跨出军营大门前,他用一个标准的军礼,给自己这段从军经历画上了完满的句号。他知道,返程的行囊里已装满军旅生涯的馈赠,在未来的日子里,他还会像一名士兵那样去奋斗,去突击。
两年的烈日、风沙和奔跑,让钟宏宇变得黝黑而精干。如今走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校园里,他却显得有些不适应。与校园里普遍休闲装的打扮不同,起初,钟宏宇的衬衣下摆始终一本正经的扎进裤子里,他笑着解释:“在部队里习惯了,不扎起来总觉得有些不舒服”。
从战士回归到学生,身份的转换,让他竟
有些许痛感。“空降”到新的班级,同班同学都比自己年龄小,而曾经的同学却变成了学长学姐;入伍那年,钟宏宇还不知道共享单车为何物,短短两年后,大街小巷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早已多得令他“眼晕”。尽管也看过新闻报道,但第一次看到别人用手机“滴”扫码开锁,潇洒骑行远去,钟宏宇还是恍然有种“落伍”的错觉。
相比这些,学业问题才是横亘在他眼前的最大困难。由于退伍季正值开学季,回到学校办好手续直接进了课堂,甚至没时间提前了解一下要学的专业内容。更别说重拾已放下两年的书本,一开始连随堂听课也有些吃力。
钟宏宇训练学校军迷俱乐部学员
迎面而来的压力没有令他退缩。享誉全军的“硬骨头精神”早已在他心中播下“红色火种”。钟宏宇时常在心里喊出“硬骨头六连”的连魂——“三股劲”“四过硬”:一往直前的干劲;吃苦耐劳的狠劲;能受委屈的忍劲;专业能力过硬;合作共建过硬;敬业作风过硬;身体素质过硬。凭着这股精气神,钟宏宇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勤学苦练,迎头追赶。他每天清晨6点起床晨读晨练,碰到不懂的知识点就用加倍的时间去钻研,白天上课,晚上温习。“当过兵的优势,就是干什么像什么!”老师们都对他赞不绝口。
努力终于得到回报。他不仅取得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作为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优秀学子,他还辅修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双学位”。
跨专业考研,提起笔杆也是一种战斗
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行。钟宏宇作为军运会志愿者志愿者,为各国军人运动员提供服务,同时,也成为他立下考研目标的契机。
在空军五项飞行比赛的赛场上,近距离观看战友们在赛场上摘金夺银,身披国旗走上领奖台,钟宏宇眼眶发热:“当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高高飘扬,心里充满了自豪。”
钟宏宇(右三)与军运会飞行比赛冠军合影
“今天的人民军队正在信息化、现代化的强军道路上飞速发展,需要更多掌握着多方面技能和怀揣报国之志的优秀人才。”在与参赛军人们的交流中,日新月异的变化震撼着钟宏宇,“报效祖国不只有参军入伍,还要矢志创新,所以必须多多汲取专业知识。”
“当兵之后发现,学习好像没那么难了。”一路走来,钟宏宇越战越勇。部队强调的是“从难从严训练”“训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回顾钟宏宇认为,这同样适用于考研这场“战役”。一颗“军魂”,让他在逐梦路上又一次圆梦。
钟宏宇军运会志愿者留影
谈及为何选择跨考新闻传媒专业研究生,钟宏宇坦言,和在部队从事过“宣传员”的经历密不可分。提起笔杆去书写时代进步的强音,对他而言,这不仅是未来的职业希冀,更是信念追求。当兵站岗,是一种身体力行的保家卫国;传递党心民意,传递正能量好声音,同样也是为了保家卫国。在这种意义上,提起笔杆,也是一种战斗。
四年大学即将迎来尾声,回望来路,钟宏宇时常倍感庆幸:“庆幸自己的军旅生涯,参与见证了军队的强大与辉煌;庆幸宝贵的青春年华,透彻读懂了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庆幸多彩的军营生活,磨砺懂得了自身的付出与坚强。”军装褪下,军魂仍在。大学期间,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早起晨练、叠“豆腐块”、加入学校军迷俱乐部、担任新生军训教官,这些都是钟宏宇对部队生活的另一种延续。他把学校当作新的“战场”,换了一块热土继续献身国防。在他的影响下,有近10名同学先后参军入伍,而他的信仰也越发明确。去年,钟宏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钟宏宇(二排右六)等军训教官合影
“怀揣初心报国志,身着戎装立榜样。雄心四海建功成,奋斗青春再起航!”钟宏宇曾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披上用军魂熔铸的铠甲,在新的人生赛道上,他又将开始新的“士兵突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