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硕堂考研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参考书、真题及备考信息(中国人研究生信息网)
一、学科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于1994年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7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基地、“985”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17年人大哲学学科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近年来人大哲学学科积极探索“强基博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哲学专业、伦理学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宗教学专业、ppe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19年,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联合研究生院,张立文教授任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臧峰宇教授任联合研究生院秘书长。2021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在哲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目前哲学院形成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人员、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教育在内的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各行业培养了8000余名优秀人才。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哲学专业、首批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在肖前、陈先达、郭湛等前辈学者和新一代中青年学者的辛勤耕耘下,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培养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哲学原理教材和学术研究专著均有广泛影响。
?
二、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一)招生目录
专业: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01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40德语,241法语
622中西哲学史
801哲学专业综合
学制:3年
备注:《哲学专业综合》科目包括哲学院十个硕士专业单元,考生选择与报考专业对应的一个单元答题。
(二)参考书目
622中西哲学史
《中国哲学概论》,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智慧》(第二版),向世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张志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刘放桐主编,人民出版社。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
801哲学专业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肖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黄楠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备注:以上参考书目源于学长学姐推荐,仅供参考。
?
三、复试分数线及复试细则
(一)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2022年:60、60、90、90、375
2021年:55、55、90、90、355
2020年:55、55、90、90、354
备注:2022年:一志愿进入复试19人,统考录取9人。(最高分427,最低分376)
(二)2022年复试细则
1、复录比例
经我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决定,我院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约为127%。
2、复试内容与形式
2022年我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远程在线复试方式开展,具体复试内容包括:
(1)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满分250分(其中专业课口试考察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素质面试考察其它知识技能、科研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素质、思想状况等),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并回答问题。
(2)外语面试:满分100分,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由精通外语的教师负责,教师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口试题目回答问题。
3、成绩计算
(1)原则上要求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150分以上,外语面试成绩6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2)对各项复试成绩合格的考生,将复试成绩与初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初试成绩权重为60%,复试成绩权重40%。
加权总成绩 =(初试成绩/初试满分)*初试成绩权重*100 +(复试成绩/复试满分)*复试成绩权重*100
(3)复试结束后,我院将汇总考生各科目复试成绩,并按照学校规定在我院网站公示,请考生关注我院通知公告(我院官网-通知公告)。
?
四、真题
622 中西哲学史(2023年)
中哲史
1.简论儒家和墨家的异同。
2.简论庄子齐物论和对玄学的影响。
3.戴震对理学人性论的批判。
4.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
西哲史
1.结合在什么什么中的巴门尼德的对系词的论述,说明巴门尼德是西方形而上学存在论传统的开端和奠基。
2.奥古斯丁关于理性与信仰的基本立场。
3.笛卡尔在《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中对直观和演
绎的论述。
4.康德的。
801哲学专业综合(马克思主义哲学)(2022年)
1.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提到“自由人的联合体”。 2.简述马克思的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 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4.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结合。 5.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中国式现代化。 6.阐述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前沿理论。
?
五、备考经验(专业课)
我在考研期间每天的学习时间大概是8-10小时,关于公共课每天大概保证在2-3小时,剩下的时间,都在进行专业课的理解和学习。
西方哲学史推荐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史》(蓝皮书),没有哲学基础的同学则可以从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入手。此外,还有许多同学推荐赵敦华老师的《西方哲学简史》,但我没太看过,在这里不做推荐。如果能够对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史》有整体的把握,以及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能够进行复述,也就能够达到七八成的理解了。
中国哲学史的书籍我买了很多,其中最为推荐的是张立文、罗安宪老师的《中国哲学史教程》,这一本能够很好的把握中国哲学的整体脉络,此外,冯友兰老师的《中国哲学史》内容更为详细,适合在理解了脉络之后进行补充;张立文老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更加学科化,可以得到很多具体的阐释。其余的教材我没有涉及,这里也不做介绍。以上三本书最好互为补充,中国哲学相较于西方哲学,整体逻辑更为难以把握,思想与思想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多看几本书有益无害。
专业课的复习开始的越早越好,先对教材本身进行一遍理解,然后再带着理解和重点去制作属于自己的笔记。如果有师兄师姐的笔记诚然更好,但是做笔记的过程也是一个加深理解的过程,就算能够有幸找到师兄师姐的笔记,也需要自己不断的进行补充,找到自己的逻辑结构。之后,不断的对已有的内容提出问题,不要仅仅满足于课本所提供的,而是更多的对课本中的介绍产生疑问,这个哲学家的思想背后是什么,他提出这个理论想解决的什么问题,他怎么做的,他的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吗,他的理论又有什么问题?带着不断的问题去看书,去找相关论文,去不断的丰厚补充教材本身,这样做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也才能在考研大队中,通过自己的考试答案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来说是一定的跨专业的学习,我的经验也是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学习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比起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在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每个人在这个教育系统都接受过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但同时,这里的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够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因此,首先,想要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步就是要扬弃过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化的理解,也就是我们从初中到高中,甚至于大学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因为我们所受到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不对,而是它本身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的总结,当我们在去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时候,如果我们本着这样的理解进入马克思主义,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主义便是政治课本上的那一套规律,而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在这个阶段,我建议阅读如《为什么马克思是对的》之类的导读类书籍,从各个维度破除曾经的片面的理解,唤起自身的兴趣。之后,可以购买相关的教材资料,我用的是黄楠森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肖前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原理》,两位老师以不同的角度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其内容是极为深刻的。我在这一阶段,前后阅读了三遍两位老师的书,虽然从内容上有了大致的把握,但是却一直没有能够进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因此我还在网络上找到复旦吴晓明老师的原著精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都是很好的教材。在阅读教材的时候,还要阅读一定的马恩原著,尤其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教材加上原著,以及同样的问题意识和论文的查阅。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真正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超越。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只停留在具体的知识点上的学习,一定要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近年,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察,人大的试题重点越来越不仅局限于课本本身,而是越来越注重整体把握,整体思想的考察,人大想要看到的,不是对课本上的内容你能复述多少,而是你能不能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上去思考,这是更深的考察,也对我们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想了解更多考研资讯,可关注微博:专注考研的欧阳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