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上岸和三年都落榜的考研人,备考方式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知道也…
大家好我是阿鸭!2024年报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交叉学科)的信息设计方向,获得初试成绩414分(政治71分,英语81分,专业课一133分,专业课二129分)。接下来我会先为大家讲述一下我的考研历程,这也是我决定考研之初很想了解的事情。
大三偶然接触了人机交互,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这不就是我从小到大一直想做的事情吗”。不过此时我还没有决定考研,而是在兴趣驱使下首先读完了唐纳德·诺曼的全套《设计心理学》,这套书籍彻底激发了我对人机交互领域的兴趣,塑造了我对交叉学科的初步了解与总体框架,里面的许多理论对考研本身无论是史论还是手绘都有极大的 助,尤其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是一套很好的入门之作。
二、备考时间线
1月-5月
大四上学期时我了解到了清华交叉学科的项目并选择了朝菌,开始听一些理论课,了解技术知识,提出作品集的初步构想,以及根据自身兴趣学习一些常用软件,比如figma,unity,touchdesigner,blender。此外由于我英语基础薄弱,我每天会花大量时间背诵英语单词,看一些扇贝上的英语文章,练习自己的阅读能力。这个时候由于时间尚早,本专业课业也十分繁重,我的准备过程比较佛系,总体来说就是以打基础为主,通过各种方式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这些东西都是无法短时间内速成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所以很适合在这个阶段进
行。
5月-7月?我一直以来有一个个人习惯就是设定一个时间段作为我一鼓作气学习的区间,在此之外我会为自己留出一段可以无所顾忌的放松时间,为之后的冲刺养精蓄锐。我把这个时间段设置在了7月,所以5-6月份时我一直在旅行,徒步,打喜欢的游戏(我的作品集中有许多游戏相关的内容),看书,以保证自己能够以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下半年的高强度学习。
7月-8月?大四暑假我参与了朝菌在广州的线下集训,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真正进入了考研备考状态,开始学习政治,做英语真题,画快题和进行完整的680写作,每天学习6-9h。线下集训中我遇到了很好的室友,大家一起边玩边学让整个集训过程特别轻松愉快,朝菌总体的教学氛围给我的感觉也是这样的,不会刻意营造一种“考研逆天改命”的高考模式感,而是一群各有特色的人聚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这和我的个人性格非常匹配,考研中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稳住心态,以一种全身心努力但又比较淡然的心态面对这场考试。尤其我们考的毕竟是美院,不要让考研的模式消磨了你对生活的敏锐和设计的灵气
8月-9月?7月份和八月上旬的集中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好的把握,所以我决定将下一个集中学习的时间点设置在9月份开学,回到学校也能够更好地形成自己的日常学习模式。所以8月份我又开始养精蓄锐,回家过了生日,爬了虎跳峡,这段时间的身体锻炼和心情舒畅为我后来能够保持高强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9月-11月?回到学校后我列出了每日学习计划,开始了每天6-9h的学习。这个阶段会很容易受网上其他人的影响,说自己每天学习十多个小时的帖子比比皆是,但每个人的节奏和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考研从来不是一个时间比赛,中间放松一两天也不会完蛋,重要的是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且知道自己在做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我每周会给自己设置1-2个放松日,当天就去看看电影,和朋友约饭,去江边走走,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11月-初试到了11月中旬我的快题仍旧需要6h左右才能完成,也没有真正手写过680。所以这个阶段我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之前是以时间为导向的,比如政治4h英语2h,但11月份以后我就开始以任务为导向了,比如5h内画完快题,40min做完4篇英语阅读,整理两篇论文等等。这个阶段我很少再画新的快题,写新的论文,或者花大量时间进行内容整理,而是对已有内容进行反复咀嚼,并持续阅读各种文献和案例,保持积累与思考。
初试结束-2月初试后我能感觉到自己考的很不错,想在这两个月时间好好做作品集。我此时是没有任何一个成型的作品的,只有一些demo,构思和基本框架。
但考完整个人的精力就像被抽空了一样,两个月时间完全用来玩了,这也直接导致我2-3月份通宵了不下五次,反复怀疑自己,平均每天10h+高强度做作品集的惨状。
所以一定一定一定一定不要拖延!7月份以后以初试为重心很难认真做作品集,初试后的时间同样很紧张,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2月-复试?今年清华突然通知不要作品集了,我的项目和获奖经验又比较少,所以我必须通过我的项目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因此作品集在ppt上的呈现就变得尤为重要。
由于我在2月份花了很多时间进行作品集排版制作,所以我一开始的思维是把作品集照搬上去,不想让自己之前的时间白费。但模拟面试后才发现根本讲不清楚,而且严重超时,自我介绍要求的时间是7min,但我当时讲自己的三个项目就用了21min。
于是我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把面试想象成项目投标,我的目的不是让老师看到我做了好多好多精美的分析图,老师也不在乎我花了多少时间熬了多少夜,他们只需要知道我做了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有没有意思,展现了我的什么能力和我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此时距离复试只有两天了,我连续工作20h将ppt重新翻修了一遍,以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呈现了我的三个作品,最终面试时也能感觉到老师对我项目的兴趣。
680理论学习时间线
01-05:看书,上课,积累案例,打基础07-09:看书,上课;每周写作1篇;每周看10+篇论文,精读1-3篇09-11:每周写作1篇;每周看10+篇论文,精读1-3篇并进行梳理总结11-初试:总结写过的较好的论文十几篇,梳理框架,手写3-5篇练习手感
资料整理好用工具推荐!
680我非常推荐大家使用notion进行整理,这是我考研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笔记工具,上手也很简单,b站上有非常多的教程。
我平时看到什么特别喜欢的案例/前沿技术/趣味网站/项目等都会贴上去,这样就会慢慢构建起一个个比较清晰的知识框架,由于它支持链接,视频,图片,代码等,想找什么也会很方便。
我一开始以阅读书籍和上课为主,对我 助比较大的包括《设计心理学》《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代尔夫特设计指南》《超人诞生:人类增强技术》《理解媒介》,我会比较喜欢读一些思辨性强且有趣的书籍,大家尽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去读,没必要把各种推荐书籍都看一遍。
后来开始尝试写680,我会在知网上搜索关键词找一些论文,碰到逻辑性强且观点明确的就用xmind列出该论文的提纲,并标注一些我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以及可拓展的空间。这样别人写的东西就能慢慢变成你自己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也是主要回顾这几篇论文来锻炼自己的框架构建能力和思维的敏锐性。
碎片时间里我很喜欢用小宇宙app听播客,常听的声动早咖啡,脑放电波,tianyu2fm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和灵感,大家也可以找找自己喜欢的播客在一些闲暇时间当放松一样听一听
后期按照专题梳理~??
我一开始是用notion对案例进行整理,这种方式主要是在1-9月份使用,可以让我们对各种案例有很清晰的认知。
我一般会把案例分成这么几个部分:主题,关键词,相关技术,使用流程or用法,目标人群or项目意义,有时还会衍生出相关概念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从我报名朝菌课程开始的每一次680作业我都会完成,有些同学会觉得说我现在不会写,写半天也是浪费时间,不如先多读读论文积累案例准备好了再写。但其实真的只有写了才知道下一次怎么做才会更好,680理论框架很大很杂,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面面俱到,多练多写一定是有用的。
大概6个月的时间里我一共写了25篇论文,后期老师教授论文方法后我会先拟一个提纲再进行写作,但由于我是一个无比典型的enfp,到了实际写作时思维就会飘向九霄云外直接脱离提纲,甚至写了三五个小时后突然觉得这个概念不好,完全推翻重写,所以我一开始的十几篇文章几乎都需要花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写出来。但也是在这一次次写作和整理各种文献的过程中,我才慢慢能够思路清晰地写出一篇文章,回看一开始写的文章时就会发现特别幼稚,但每一步走下来都具有他自己的用处。
特别技巧????
1.小标题:我的每一篇文章以及考试中都运用了小标题,因为考试是手写,可读性会较低,小标题可以很清晰的让老师看到你文章主干和逻辑,比如我在考试中就以多模态为核心分出了3个分论点,我的小标题一眼就可以看出整个文章由浅入深的逻辑,老师读起来也会比较顺畅
2.不要过度追求“特立独行”和“高深”:一开始写680总会想搞个大新闻,写出和其他人都不同的惊艳老师的观点,或者把一个东西分析得特别透彻特别深入,但其实在老师那里没有什么观点会是特别新的。逻辑思维永远是最重要的,逻辑清晰顺畅且案例前沿贴切的话观点就会自然而然地很深入了。
3.精读论文不仅要看他写了什么,还要思考他怎么写的。比如阅读到逻辑很好的论文时,我就会把它的写作思路总结出来,下次写作前就先看一看,并思考不同主题用哪种逻辑写会更好。
517手绘学习时间线
01-05:看公众号,听播客积累案例07-09:积累案例,上课+完成手绘小作业,画了2次完整快题,时间都在9h+09-11:基本上每周画一个完整快题,到11月份就把各种类型几乎都画了一遍了,此阶段画一副完整快题的时间为6h+11-12:列出各种可能的快题,对照着我画过的内容查缺补漏,同时我开始主要以手绘方式记录案例。这个阶段差不多两周1次完整快题,我会搜罗一些我没画过的题目进行思考,这个阶段主要是提速,我开始计时将时间控制在3h以下。
到了12月份:基本就不画完整画面了,我挑出了画过的快题中比较好的八九个进行了仔细回顾和思路梳理,没事就拿出来看一看。平时看到没见过的题目时只会在平板上画一下草图,或手绘一个小稿。
设计灵感积累?
除了常用的公众号,behance,pinterest这些,我最常用的案例积累工具其实是bilibili,youtube和小红书,这几个平台的案例呈现会更加直观,我尤其喜欢看视频来积累案例,并画一些很草的草图进行记录。因为视频的交互流程是非常清晰的,远比文字叙述和图片生动,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讲故事的能力。这种记录不用追求精细或美观度,只要自己能看明白交互本身的亮点和细节就可以了,让我后期能够在短时间内记录并记住大量的案例和素材。
最终考试时几乎每个同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不同专业的同学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比如工业设计或美院的同学就会更注重画面细节如产品质感和光影,有的同学会比较注重逻辑性或技术性,这些其实都是ok的。
但我会思考我自己的优势在哪,我平时很喜欢画一些可爱的小动画,也很喜欢观察和记录生活,所以我的画面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有着丰富的叙事性和趣味性,而且我思维比较活跃和跳脱,所以我的画面常常会以内容为导向来扩充丰富度,这也最终形成了我有比较强烈的个人风格的画面。
这是9-10月份的快题,这个时候已经基本形成自己的设计思维和工作流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标题比较随便,画面不够精细,内容有点太多可读性没那么高。
其实手绘我觉得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可言,多练就会有手感,多看脑子里就会有方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依赖于抄别人的模板或方案,你自己的想法一定是最重要的!当然,自己的想法也是建立在大量案例积累和自身实战经验上的,我每天没事儿就刷一刷公众号,晚上睡不着就会听播客,有时候一天会略读十几篇ieee的论文找到其中有意思的案例,很难说哪一个点子或许就会在考场上闪现在你的脑海里了。
五、初试备考-政治
政治备考时间线
07-08:每天1.5倍速上两节 基础班课程并进行课后总结,每天约4h09-11:刷了两遍《1000题》,总结错题,总结知识点,每天约4h11-12:上 的技巧班,刷真题,总结知识点和错题,整理关键词,每天约4h12-初试:刷肖4肖8选择题,背大题和时政,看错题,整理关键词
备考经验
其实我政治学的不是很好,属于是背了的全没考考了的全没背……我整个过程耗时最多的就是政治,做了很多很多的总结,事实证明做总结没有太大用处,不要把时间花在这个上面。政治老师我不想在此做过多推荐,相信大家在选择时都会查阅很多资料,选择你觉得适合你的就可以了。
政治大题 的课我个人比较喜欢,她上课讲的很清晰,氛围比较放松和温暖,学政治简直就是我的休闲时光。政治大题部分她会更偏向讲技巧和抓关键词,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不会因为没押中题目而在考场上不知所措,答题思路始终会非常清晰。所以我觉得大题比较保险的可能是听 的技巧班+背 的大题高分总结+简单背诵 老师押题卷。
政治选择?每年政治可能偏重都不太一样,今年能明显感觉到偏向时政热点和政治感觉,时政虽然是最后才学但真的是重中之重的,不要像我一样丢了西瓜找芝麻,最后单选就错了6个,几乎全是时政题选错。多选的话我依旧很推荐 的技巧班,全是干货,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的政治感觉和做题手感,我最后多选只错了1个,这才弥补了一点单选部分的损失。
其他?
不要做的有:花大量时间总结内容和关键词;手写大量笔记;做很多模拟题;对很多模糊的概念钻牛角尖
要做的有:做真题并摸透真题的考法,真题和平时上课做的题或模拟题真的很不一样;早点背大题(我一直拖到12月中旬才开始背,面对那么多内容会非常焦虑);重视时政热点,单选可能会有很多的时政。
六、初试备考-英语
英语备考时间线
01-05:每天用扇贝单词app背200个单词,复习100个,还用一本小本子记录一些很生僻的单词。看一些扇贝上的英语文章,练习自己的阅读能力。?07-08:每天刷一整套真题(除了作文),有时候两天一套,一个月刷完了2003年-2023年的真题。08-09:二刷真题,每两天完成一套。逐字逐句地翻译完型,阅读和翻译,我会把好的句型和短语摘录下来为后期作文学习做准备。09-11:做 的《考研英语题源报刊阅读提高版》,每天做2-4篇。11-初试:回顾我记录的单词,短语和长难句,上周思成的作文课,模拟写作,背作文。
英语完型填空?
完型我的薄弱点主要在一些短语组合,解决方法也很简单:精读真题文章和背单词的过程中多留意短语,并记录下你觉得可考的一些短语,这个后期还可以用于写作。其次就是背单词了,单词背够了完型基本上也就没啥问题了。
英语阅读?
阅读我没有报班,最后是做了2遍真题和一整本 的《考研英语题源报刊阅读提高版》。真题就是第一遍找到做题的感觉,第二遍逐字逐句精读并记录一些常见但记不住的单词。最后我在考前还做了第三遍2019-2023年的真题,主要是给自己找点自信,享受一下做了全对的爽感。
网上很多人都说不要做真题以外的题目,尤其阅读可能会让你变得逻辑混乱而无法抓到真题的思维模式。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在做《考研英语题源报刊阅读提高版》过程中经常被他的逻辑气得半死。但它比较好的地方是 你总结出了其阅读中的高频考研词和长难句,所以我精读了其中的所有共60篇文章,这个过程让我的词汇量得到了质的提升,也让我在后来读一些外国文献时顺畅了不少。
所以如果你学有余力想做点其他题目,我觉得这本的文章还是挺不错的,就是别把你做模拟题的结果太当回事儿就行了。觉得自己单词背了就忘的也可以做一些这样的外刊阅读,毕竟只看英语文章但不思考,大脑就容易偷懒,以为自己读懂了其实什么都没读出来。只有真正把单词放到语境中看它们才会慢慢固化到你的脑子里。
翻译?
首先词汇一定是重中之重,词汇掌握好每个版块都差不了。翻译的话主要是句子逻辑和结构会比较难掌握,我的办法就是在做各种题的过程中摘抄成分复杂的长难句。我没有专门训练过翻译,其实在精读阅读和二刷真题的过程中也就训练过了,基础薄弱的同学可以买一些题刷一刷提升语感。
写作?
写作应该是我最糟糕的部分,只能给大家避雷一些我复盘后总结的错误示范。我报名了周思成的作文班,个人感觉讲的非常好,但他的内容有点多且深入,我11月份才开始上的,总结自己的模板就花了大量时间,最后只剩不到一个星期去背诵这个模板了。
所以如果准备时间紧想要速成作文,那我其实不太推荐他。但是想考高分并提升整体写作能力,周思成的课会是不错的选择(仅代表个人感受)。然后就是不要钻牛角尖,总想着概括到所有可能性和总结出尽量多的内容。我就在这个上面花了大量时间,用chatpgt写了很多文章然后总结了一大堆模板,但这些最后基本都没用上。总结一个差不多的容易背的模板,背诵后多进行模拟写作,比天天总结一大堆东西有用得多。
七、复试备考经验
笔试?
复试中面试其实是更重要的,笔试一般准备个一两天就够了,内容基本上和初始差不多,我就不再赘述。不过笔试可能会比初试更看重专业性一些,所以考前可以复习一下相关技术和案例,多看几个案例唤醒自己的设计思维,画几个草稿恢复一下手感,没必要像初试一样画完整的快题,还是把重心放在面试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笔试要求画一个大的使用场景,而且画面美观度的分数占比和信息逻辑表现力的占比是差不多的,所以很多跨专业的同学们需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画面表现力。
面试?
面试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想清楚老师想看到的是什么,你要打动的不是自己,而是老师。这点很关键,尤其每年面试要求都会有所变化,今年突然就前所未有地不要求提交作品集了,但面试的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想清楚老师想看到什么样的学生。
先说说我的面试准备情况。我面试前的几个月其实非常紧张焦虑,因为我几乎没什么奖项也没有科研经历,本科期间玩着做了一些小项目,但由于严重拖延症直到初试结束了都没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好不容易花2个月时间在每天学习时长10h+的高压下赶出来了三个作品,却又要应对今年的新要求,导致直到复试前两天我才开始准备英语和笔试,专业问答完全没有准备,当时甚至一度想放弃面试。虽然最后结果是好的,但这个过程消耗了我极大的精力,身体状况也由于严作息重不规律和焦虑性失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一定一定一定不可以拖延,作品集一定要抓紧做!虽然这一点每一位学长学姐都会强调,但只有真的经历了才知道这有多么重要。初试后要顾及的东西很多,你需要时刻关注分数和分数线,进行资格审查,准备笔试,英语口语,面试问答和作品集,订房订票到北京,应届生还要兼顾毕设,本科学分修满等等,这么多东西同时压过来必然会让你的时间非常紧张。我个人建议尽量在6月份前有几个大概的作品雏形,1-2个完整作品,因为6月份后以初试为重就很难分出精力制作作品集了。
作品集?
我的三个作品分别是网页设计,游戏设计,服务设计,但他们整体都偏游戏化。我当时很担心自己的作品里几乎没有什么硬件能力展示,也没有太多本专业的专业体现,老师可能会不喜欢,但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交叉学科的要求一方面是技能掌握的多样性,我的作品就向老师展现了我的html编程,python数据爬取,绘画,动画制作,unity,blender,ps,touchdesigner等能力。另一方面,老师是想看到你的个人风格和潜力,我的作品几乎都带有一定的思辨性,有两个作品都是以科幻作品为灵感思考人机关系,因此展现出我的优势可能主要是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深入思考能力。所以硬件并不是必需品,作品也不一定非要迎合老师的课题,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相通的,老师更看重的是你是怎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你做的东西和他做的东西是不是非常贴合。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作品多次使用了ai,每个地方我都向老师进行了说明。交叉学科一定是不排斥ai的,甚至是鼓励大家探索未来ai更好更能被接受的使用方法,所以如果你能在作品中有说服力地使用ai并进行明确标注,那一定会成为加分项。
我的第一个项目是调用了文心一言的api做了一个交互网页;第二个游戏项目用ai生成了我的科技树图标;第三个服务设计项目我通过与gpt4对话生成了几张意向图,然后根据意向图确定了我的作品风格和配色,但作品中的图像和动画都并未使用ai生成。此外,由于我没有太多编程基础,所以我作品中涉及到的api调用和python数据爬取都是通过和gpt4的对话学会的。面试和老师交流时我也告知了这一点,并趁机发表了我对ai的看法:我认为ai能够让更多跨学科的人们以更快掌握不同技能,实现每个人心中的作品,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更广阔的媒介释放自己的创意。
关于作品集选题和制作过程,其实已经有很多学长学姐分享过了,所以我着重向大家分享一下怎么合理运用ai 助你制作作品集:
1.善于用ai学习。市面上ai很多,不想充gpt4的话大家可以去知乎之类的找一找好用的ai,但我个人觉得有一个gpt4真的很好,嫌贵的同学可以去自己学校论坛找人拼一个。我与gpt4对话的思路大概是:提出我的诉求(我是一个初学者),定义它的身份(你是一个资深的后端程序员),我要做什么(我想要调用一个大语言模型的api),我的诉求是什么。它这个时候一般会给你列出来一个操作路径,这时你可以对每个操作分别进行提问并进行实际操作。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碰到不会的部分,你可以直接截图发送给gpt4并输入你的问题,gpt4的聪明程度会远超你的想象。
2.不要依赖ai。我作品中使用ai主要用于灵感发掘和思路整理,ai生成也主要用在一些较为细微的重复性工作中,比如图标生成。老师肯定不会想看到一个ai生成的大量图片堆积的没有灵魂的作品,ai只是工具,亦或是学习伙伴,无法成为作品的创作者。
3.作品中用到ai的话要有清晰的理由。我的第一个作品用到了一个大语言模型,但用户其实是通过网页交互实现的对话,而不是输入prompt,既创造了一种新的ai生成方式,也就是说这个大语言模型的使用只是我整个交互过程中的一个trigger而已。
4.向老师介绍项目时要明确指出使用了ai的地方。
5.用ai学习ai。不要害怕学习ai,其实没我们想的那么困难,b站上面有很多教程,有些国际论文其实仔细看也都看得懂,看不懂就问gpt。我在做作品集之前连pycharm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是gpt教我下载和进行环境部署的,我通过和它对话还实现了在touchdesigner中调用了一个分句大模型,探索到一些有趣的玩法。很多事情开始才是最难的!勇于探索也是交叉学科学习的一个重点,ai让这个过程变得简单了很多很多。??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我只准备了两天,所以能给大家分享的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担心英语口语。大家能过初试英语几乎都不会太差,我是没有任何口语训练基础的,顶多平时爱看美剧听些英文歌,所以语感也不算很差,也算是顺利通过了。只要不要沉默着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或者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口语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关于速成方法,临近面试前面几天各大机构都会发一些可能的英语问题,我花了半天时间准备了大概十个问题的回答,特别标注了一些能够被排列组合的句子。比如问你为什么跨专业,为什么选择这个学科,怎么看待这个学科,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可以有很多共通之处,你针对这些问题只要背一两句就可以了,这样就节省了很多背诵时间。
然而我实际面试时回答的几乎都是临场发挥的,太紧张了真的很难想起背诵内容,所以不要怕,勇敢说就完了。?
个人自述
今年不要作品集了,但允许结合ppt进行7min的个人陈述,所以我就把我的作品都放到了ppt里,以作品展示为我的自述核心。我介绍自己就用了半分钟的时间,剩下时间全用来讲述作品。
作品是最能展示个人设计技能和设计能力的,所以我觉得不要作品集并不是不看重作品了,而是更加看重了。现在流行的作品集往往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大量分析图,很多图其实就是为了让作品看起来丰满而产生的,而且很容易作弊,无法很好地展现作品。ppt则和作品集完全不同,你需要通过讲述一步步抽丝剥茧,把你的逻辑和成果直观呈现在老师面前,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这里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用一些别人的图或作品。
ppt的制作和作品集的制作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把作品集框成16:9的画幅直接放ppt里,这样毫无意义,老师什么都看不清,也不会惊叹“哇你的画面好丰满好炫酷”。我一开始就是很机械地把作品集里的图拆开通通往上摆,生怕老师感受不到我多么努力做了多少图。然而这样毫无意义,模拟面试时才发现根本无法讲清楚任何一个方案,而且还会严重超时。
这里就回到了我开头说的:面试的重点是想清楚老师想看到什么。他们肯定不想看到一张全是文字的复杂的分析图,而是一个个简洁明了的功能呈现,主要通过你的口述结合ppt来看到该产品的使用流程否服务于你的中心思想。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距离面试只有两天时间了,但我还是舍弃了几乎所有现成图纸,连续狂肝20h做出了一个全新的ppt。
1.讲述一遍自己的作品,并通过语音输入文字记录在备忘录里。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说书先生,你要在2min内向老师讲清楚一个故事(你的作品)。时间超了就找到你觉得没必要赘述的地方,不要想着把所有细节都呈现给老师,这个时间限制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定是抓核心,讲重点,顺逻辑,娓娓道来,让老师像看了一场电影,而不是一场枯燥的汇报。
2.根据你讲述的故事来制作ppt。比如我的第一个项目用视频形式展现了完整的交互流程并配上文字说明,这样老师就只用看着视频,听我讲述每一步操作的意义就可以了。我的整个ppt里文字很少,作品内容主要是通过一些gif动画,视频,ppt动画来呈现,大家要是觉得ae不好上手可以用剪映或万兴喵影做视频。但需要注意不要搞一些没有意义的跳转动画或翻页动画,动画是用来呈现交互方式和思维流程的,能不用就不用,用了就一定要有意义。顺便说一句,大家不用担心面试时ppt里的动画放不出来,播放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3.自己多模拟几遍,缩减体量,尽量控制在时间限制内。我当时是有些超时了的,但老师没有打断我让我讲完了,所以心态没受太大影响,而且能感觉到老师可能也比较感兴趣。但控制在时限内肯定会让老师印象更好些。
八、总结
备考避坑指南
1.考试工具:考试最后几天整个人高度集中学习,导致我没有好好了解到考研流程,所以在考试中我是没带固体胶和小刀的,虽然大家默认这是常识但我是真不知道tvt这个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大家要记得带。需要手绘的同学可以每种工具都做n重准备,避免关键时刻因为这些零碎的东西分心。
2.手绘一定一定一定不要画反面!!!考试纸张是学校统一发的,有一面印了可以写名字的地方,考试就要求画在这一面上,这一点在题目纸上也有说明。
虽然这个错误真的很蠢,老师说还没听过别的人犯过,但我当时就是太紧张了没看见说明,在反面画了一个多小时,整个草稿都打好已经开始描线稿了才想起来再确认一下考题,这才发现我画反了。这时只能翻过来重头开始,相当于浪费了一个多小时的绘画时间。当时心都凉了,好在人在绝望的时候真的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我最后掐着点画完了,但画面效果,配色等就比较差强人意……所以一定不要犯这种低级错误!!!
3.一定要反反复复审题,逐字逐句读清晰了再开始思考!最好用笔勾画突出主题和重点,这样就不会出现画到一半发现自己偏题了得状况。考试的时候大家都会有点紧张,很容易就看漏或看错一些关键信息,这些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4.思考和实践远比感动自我地进行“总结”重要。我学英语政治时很热衷于做总结,写了很多笔记和文档,但其实大多数都是没用的,只是自己在总结的时候会有一种“我很认真学习了”的感觉,但知识其实并没有进脑。考研不是一个时间游戏,而是一个策略游戏,一定要多思考一下做什么是有意义的,然后再去做。
比如政治多刷点题目总结点错题就很好了,没必要像我一样总结什么含有“鲜明主题”“鲜明特色”“前提”的不同句子,你总结不完更背不完,对最后考试的作用微乎其微!!市面上老师最后几乎都会 你总结一些关键词,跟着他们背就好了,没必要觉得不够全面自己做总结,真的意义不大,且耗时巨大。?
1.什么样的人可以考上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p人,很少做计划,喜欢跑出去玩,有非常严重的拖延症,有时候能做到把四五个ddl放到同一天通宵来做,状态不对就完全没有办法学习,容易过度焦虑让自己寸步难行。我以前经常觉得这些特质都非常糟糕,注定我无法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得很好。但我渐渐发现,也正是这些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我,我能够在巨大压力下迸发出一些很棒的灵感,情绪发泄后就能满血复活,为了赶ddl可以爆发出惊人体力和意志力,由于经常面临时间紧迫所以养成了寻找到问题本质并找到最短路径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交叉学科本身就在寻找拥有不同特质的人。所以自信其实是最重要的,虽然我身边很多人都觉得我这人吊儿郎当的应该考不上,连我爸妈都经常安慰我“考不上没事”,但我就是从始至终都觉得自己肯定可以考上。我考试过程中几乎没有思考过“考不上怎么办”,每当爸妈问我“考不上要不要二战”,或者我自己感觉到不自信时,我都会在心里大声默念“不可能!我必然考上!我不上谁上!”
正因如此,哪怕初试前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因为焦虑而坐立不安,初试前一晚觉得自己准备不充分而在酒店流泪,后期焦虑到想放弃面试,却还是因为这股莫名其妙的自信坚持到了最后。只有相信自己肯定可以考上,才能考上,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可以让你在对待每一天时都更加认真,在面对巨大困难时也拥有迎难而上的勇气。既然决定了参加这场考试,就抱着必然考得上的决心赴考吧!
2.不要想象他人,始终关注自己我在面试前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对他人的想象。我总会脑补其他同学都拥有无数奖项,作品集特别专业,脱产考研的同学们有丰富的项目落地经验,技术类跨考的同学比我技能掌握更加深入,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是小红书上那些万赞作品的水平……但其实这样想象完全没有必要!!
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很多行业的佼佼者,看到了无数天赋异禀的人,这些大量优秀作品可以在网上被随意查阅观看,渐渐会给我们一种“他们怎么随随便便就能做这么好”“这世界大佬怎么这么多,我啥也不是”的感觉。
但其实大家也都是在日积月累的潜心学习和创作中成长起来的,你要知道考研的同学水平其实都差不多,本科就有很多项目和科研经历的同学基本上都保研了,而你现在觉得遥不可及的大佬就是未来的你。
3.怎么排解压力考研中身边拥有健康的关系和舒适的环境真的非常重要。我的舍友们都是很好的人,自习室里也遇到了善良的姐姐一直鼓励我,我的男朋友承担了我许多的焦虑情绪,他总能在我崩溃大哭后依然保持耐心开导我并把我逗笑。很多时候我不想把负面情绪随意发泄给身边的人,就会找一个无人的楼道狠狠哭一场,或者自己去江边散散步,听听音乐,叫上不考研的朋友大吃一顿。
不要因为时间紧迫就一刻也不敢放松,这样很容易先把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弄垮了,该发泄就发泄,想哭就找个地方好好哭一哭,抱着一种“考不上也没什么,但我肯定考得上”的心态来面对这场考试。
最后就是祝大家成功啦!成功有很多种方式,也有很多种定义,身边有些朋友去做蛋糕,做纹身师,做美妆,依旧生活得很快乐很满足,甚至有所成就,考研成功也只是为我们开启了走向新生活的其中一种选择而已。
衷心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并从中获得自洽和快乐。
可联系我们~
??
微信:zhaojundesign2
了解教学质量,可重点观察机构专业属性、教学成果、课程内容大纲、师资团队等方面。教学成果非常重要,但也是虚假信息的重灾区,同学们要多咨询多辨识,防止被迷惑欺骗。1、榜单中均为在朝菌学园考研主课学习过的学员,2019年之前的榜单则是朝菌学园现任讲师曾经的学生;
2、部分同学会同时出现在其他机构成绩单中,这可能是由于该同学曾在多个机构中学习,也可能是其他机构假冒成绩单,如有疑问可以咨询教务老师;
3、本榜单中不包含本榜单中不包含朝菌的保研录取成绩与留学录取成绩。
?? ??????
join 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