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的考研故事(8)“大伙儿喜欢听糖衣包裹的话语”(关于考研的访谈节目)

专访我的考研故事(8)“大伙儿喜欢听糖衣包裹的话语”(关于考研的访谈节目)缩略图
2024年 10月 9日 0 Comments

这是i编译今年“我的考研故事”系列专访的第八篇,欢迎投稿。

受访者

christy(化名)

故事编号

#08

访谈时间

2023年1月8日?晚上8:00 – 10:00

访谈方式

微信文字访谈

摘要

二战考生,本科为广州某院校的广电专业。怀着对于新生活的向往,christy定下了报考上外的目标。从一战到二战,她经历了心态上的转向。相较于一战时的“零和博弈”心态,她在二战过程中注重对自身认知的提升,学会了对自身备考问题的反思,更加凸显考研的主动性。“走过的路不会白费”,这是christy的主要感受之一。对于未来,她告诉自己,要保持开放和探索的心态,享受你的人生旅程。

访谈文字实录:

-威哥:先采访下潘达,你回答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时,脑子里在想什么?

-达:遇到很简单的问题时,我一般会先看这个问题本身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有的问题是由于学生不理解知识点提出的,有的问题会比较钻牛角尖,纠结字眼。后者不算问题,如果遇到不算问题的问题,我心里会想,嗯,这不是问题,但我得回答。

-christy: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很纠结的点,在老师看来都不是很难,哈哈哈哈

-威哥:考生理解的考研,辅导老师理解的考研,和学校老师理解的考研,似乎都不一样

-达:是的

-christy:嗯嗯

-威哥:同学考了两次,对考研的理解是什么?

-christy:一战时认为它是改变命运的一个途径,有一种零和博弈的心态,觉得不是成了就是败了。二战时觉得它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吧,而且在这过程中,最宝贵的收获其实是对自己的认知会更清晰。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在思考要不要二战时在想的一个问题。

-威哥:这是对考研意义的理解。对于考研需要做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吗?

-christy:有的。我意识到考研需要主动性,而且不能把它等同于高考这种学习模式(虽然应试的心态是必须的,但是我后来会更多地把它当作一项工作来做,就像在做一个项目,要有预期管理,要有plan,要不断自己灵活调整(高考更像跟着老师走,不过i编译老师们给的方向也很重要。而且考研嘛知识面要更广,特别是学新传,我会觉得其实跟人文社科沾边的其实都会对考新传有一些 助

-威哥:除了指定书目,你还看了哪些书?

-christy:我一战时视野非常窄化,其实好像没认真看什么书。去年初试完有问ivy老师有没有书单推荐,然后尝试去看了,但其实看不太懂,特别是现代性之类的

-达:现代性是比较难理解。

-威哥:很多同学应该还是以高考模式在备考

-christy:在三四月的时候自己找了一些平时不太去看的书,去了解人文社科的一些概念,比如现代性、理性之类的有的没的。虽然就是硬啃,因为那些知识没有很成体系地进脑,但那种痛并快乐着的思考方式好像有影响到我二战的学习模式。

-威哥:所以还是要首先明确是自己在主导这件事情

-christy:对的。主动性很重要!

-威哥:不这样,考着考着就不想考了,哈哈~ 如果因为别人都在考自己也要考,那大概率是不行的。如果不知道自己应该学到什么程度,大概率也是不行的。

-christy:把自己的考研过程想成高考确实就会容易开始自怨自艾,自我感动和自怨自艾都挺要不得的

-威哥:一战是差五分对吗?事后反思觉得这个结果是必然的。

-christy:对的,对,可能因为有研友(但她不是考新传),而且是比较要好的朋友,我会对照来反思自己。我朋友是一战上岸了,她说那是幸运,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跟她说,对比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主动性,她上岸就是水到渠成的。我在二战就会想克服一些以前的问题。

-威哥:会不会觉得要冲着400+去考,这样才有容错空间?

-christy:会哇。尤其是推免名单出了以后,我感觉就是容错空间越来越小了

-达:所以二战期间你的时间管理是怎么做的?

-christy:会拆分任务了,比如当下做不好的事情想不明白的问题我会放一放,解决一些能有及时反馈的事,但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会反复去啃那些不理解的难题,直到它融入我的知识体系。比如学会一个知识需要十小时的思考和练习时间。打个比方,我一战就是一天用十小时跟他较劲,然后再也不回头了,二战就是,每天两小时反复看看,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达:遇到难题,你一般会怎么处理?想听听你的思考过程

-christy:要看是哪一类的了,理论的话,有时遇到一些不理解的概念我可能有三种方法,一是会去百度看看概念的提出背景或者相关事件,把它放入一个语境当中,这样会好懂很多,而且我还挺享受这个过程(就像小时候要去新华字典查个字,但是在字典里看别的东西看入迷了。。不过我现在会学着把自己拉回来

-达:哈哈,和自己注意力之间的博弈

-christy:第二种是,查了百度和回到参考书看了也想不懂,拿个便利贴写下来贴在桌前,搁置一边,然后有时瞄到会想两下,或者过了几周看到其他相关知识点后突然发现它们能联系起来了,就通了,这种感觉很惊喜

-达:豁然开朗

-christy:第三种是,这个东西我确实想现在要个答案,不然理解有误差会影响后面的学习,就会来问老师~

-威哥:潘达对于和理论硬刚的行为怎么看?

-达:硬刚的话,要看是个怎么硬刚法。如果是为了理解一个理论,去翻文献,去读新的书目,这种行为我其实是鼓励的,但如果是因为不理解而纠结个别句子和字眼,不太有必要。

-christy:对哇,不过这是初学者很容易陷入的陷阱

-威哥:初学者面临的陷阱可太多了

-达:是的

-威哥:所以二战和一战不是简单的重复一次。现在考研的情况是,二战成常态了,投入两年,换两年。

-christy:“走过的路不会白费”是真的

-威哥:同学也试过找工作对么?

-christy:嗯嗯,当时找工作有一部分原因是,想确认一下自己如果要二战,应该不是为了逃避进入社会吧

-达:你有一个权衡的实践过程

-christy:实践完了也会对考研有 助的,心态不再那么学生气

-威哥:学生气,哈哈哈。考研的毒打会消灭一点学生气。

-达:考研属实是对心态的一次考验

-christy:感觉我在学大人说话,可能我的思维依旧没完全脱离学生。但我实习的时候就意识到,那种学生思维学生心态会坏事的。

-达:你觉得什么是学生思维?

-christy:比较莽,比较直愣愣,又或者是比较害羞不敢主动去争取啥,然后感觉同学间人际相处逻辑和社会中的相处逻辑就很不一样(这样下个定义又显得有点刻板印象

-达: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麦克卢汉

-威哥:很多时候是要考研一年,要去纠正过去十几年的学习习惯

-christy:而且不知道自己纠对了没,事后才知道 喔~我好像有进步

-威哥:嗯对

-达:这是不是和你提到的保持反身性思考也有关?

-christy:嗯嗯,考研有点像开船,其实每天的风向和海浪都不一样,要调整的,要不很容易沉船

-威哥:是需要对自己“刻薄”一点吧?

-christy:唔,这个度也很难把握。不知道有时候是在钻牛角尖、pua自己,还是在放任自己、给自己找借口,把握度也不容易

-威哥:得抬头看方向,不能闷头搞对吗?把时间花在对的事情上面。

-christy:对滴~考研不能把自己隔绝在无菌仓内,要和外界有信息交换,这也是和高考不同的一点

-威哥:考研辅导更像是给自己加入一个纠偏功能?《车道偏离辅助》

-christy:《船长和他的300+海员》

-威哥:前方大浪颠簸预警。(话说回来)确实没有哪个考研辅导能代替学生自主性的作用。

-christy:嗯嗯

-威哥:今天的访谈像是过来人的交流会

-达:同感,哈哈

-威哥:算是你对还没考研同学的温馨提示

-christy:不想看他们踩坑,但有的坑自己不踩好像也不知道痛。去年刚开始的时候经验贴看了很多

-威哥:有时候我们说的话他们听不进去,让你们来说更有说服力

-christy:记得威威还说,有觉得写得好的帖可以打印出来反复看。不过我还是没改掉我的毛病(或者说,当时的我意识不到自己的毛病,我还是靠事后反思

-威哥:看经验贴确实是必修课

-达:有些路自己走过会印象更深刻

-威哥:今年有心态崩溃时刻吗?

?-christy:有的呀,共计三次,自述里有提到的,但两次是因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达:她一模没写完找我来忏悔,我当时内心os:这个,其实也不用忏悔。。

-christy: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威哥:我们出题有压力。一个是怕压不中,一个是怕出太难打击你们。考太早了也不行,太晚了也不行

-christy:老师们压力也好大的,船长嘛

-威哥:众口难调主要是,潘达也有这个体会,因为学生们个体差异其实是非常大的

-达:嗯,很难找到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平衡。

-christy:威哥说,押中题,大家就会说牛逼,押不中就会说。。。

-威哥:hhhh

-达:大家好,我纯赌徒(龙傲天语气)

-威哥:其实押题确实是没有谱的,我们没法把这个当成一个kpi。你完全不知道今年负责出题的人在想什么。

-达:很难猜,我算了十次塔罗牌,牌面告诉我请不要胡搞

-christy:其实我的心态是,我很信任你们对于重点的预判,但我潜意识会觉得出题老师会皮一下,所以肯定会和预期不符合的,所以可能后来心态就平了,哈哈哈哈哈

-威哥:确实也不能喂太饱,哈哈

-达:你怎么看待生活和备考中的不确定性?现在和它算是和解了吗?

-christy:和解不了,哈哈,安抚自己的方法就是搞一些唯心主义。

-达:比如说?

-christy:唯心主义就是,我都想好查成绩前怎么调节心态了。备考方面的话,跟你之前提到的有点像,不管是因为外界因素还是自己的问题,如果两年了还考不上,就是不适合读书,那我得去干点别的了,所以我最近在家躺着的时候会想除了读书和打工这两件事我还能干点啥

-威哥:hhh,今年应该二月初可以查了吧,约一个reaction vlog

-christy:哈哈哈哈哈,如果录出来是心情不好的画面可能就不会发了(like去年

-威哥:家里给你的经济压力大吗?

-christy:这个事我也没想明白,一方面脱产在家考研都吃住家里的,家里人也没急着让我去上班,另一方面他们经常给我灌输要独立自主 还是一战的时候他们就会跟我说 考上研究生要自己赚生活费,他们不会给(除了学费。所以我没想通,也许需要聊聊,不过一切的前提是,我真考上了

-达:是不是自己也会挺矛盾的?

-christy:是哇

-威哥:其实是需要你独立的,考上后可以计划下这个事情

-christy:是的,但潘达跟我说研一课很满很忙

-达:确实,哈哈

-威哥:哈哈,很多人还是想办法在兼职的。不过读研,如果只有两年,确实更应该考虑的是为毕业后找工作做准备,也不能太短视。

-达:嗯,以就业为导向

-威哥:我们回到“简单问题”这个话题。考研新人喜欢问的几个简单但又最难的问题:

1.上外mjc好考吗?

2.英语不好可以考吗?

3.怎么看报录比?

你怎么看?

-christy:我理解你们被咨询这些问题的心态了。那我假装这个问题是两年前的我自己问的,我回答我自己可以吗?

-威哥:嗯。请回答2021。

-christy:1.?以前可能相对其他学校的新传算比较友好的,现在其实并不,不过主要看自己的底子,如果人文社科的sense不太够,那考新传就是持久战

2.我建议你先花一段时间了解写英语新闻所需要的英语水平,再去试试英语一的阅读你有没耐心去精读,如果觉得难但又感觉是可以循序渐进学会的,可以一试

3.别太纠结这个,既然你都决定考新传了….

-威哥:哈哈哈,很真实。在意报录比和分数线,就不该来卷。丑话说在前头,会好些。

-christy:大伙儿喜欢听糖衣包裹的话语(

-威哥:尤其不喜欢公开处刑 xd

-达:最后三个经典问题,1. 备考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新闻是什么?2. 备考过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理论是什么?3. 送给自己一句话吧~

-christy:1.大美宜昌,编译作业五。在十二月复盘的时候我才深刻感触到这篇的写作尤其需要对外意识,想把它写得绘声绘色又读者友好,不简单

2.最新一版导引里新出的【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觉得很奇妙,会想到去年建立的一些线上关系。今年二战没有回头重新看原著了,之前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觉得人际关系那几个理论很有趣,内心os:这是能说的吗,这都被那些理论家发现了。

3.?请保持开放和探索的心态,享受你的人生旅程~

—考生自述—

与不确定性搏斗,学会在钢索上起舞

作为一个二战考生,考研的初衷对我来说十分遥远了。最初的想法不够理性,带有一定的(很多的)幻想色彩,因此这也可能是首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其实我本身对学习和做题这件事不太感冒,对自己的认知也不够清晰。大三那年不知道抽了哪根筋,觉得从小到大20多年都在同一个城市长大、读书,如果按照“毕业→打工”这样的顺序按部就班下去,感觉人生轨迹就一眼到头了。而能考上研究生,就意味着能“名正言顺”地换个城市生活一段时间,而且,能考上研究生,听起来,就蛮厉害的(事实证明当初的心态超级幼稚!),所以在择校过程中是直奔上海的学校去了。

我把固化的、白日做梦的思维延续到了备考当中,即使是每天雷打不动按部就班坐到了图书馆学习,即使是尝试硬着头皮抗住压力,当时学习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也是远远不达标的,更不用提差劲的信息筛选与处理能力,以及匮乏的布局规划能力了。

结果出来了,差了五分,听起来是个小小的遗憾,但我认为这五分已经能非常说明问题了——我当时的心智水平和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压根就不足以支撑自己考上,失败在所难免。

决定二战的纠结过程不提了,这其中既有疫情之下工作难找的无奈,也有想要再度尝试的勇气。不过我想要特别谢谢潘达,虽然她总觉得言语的安慰是比较无力的,但我很感激她在我迷茫的时候告诉我要做遵从本心的决定,一次次认真细致地回答我那些幼稚傻气的问题。下定决心再考一次后,我时刻敲打自己,告诉自己要保持清醒,保持反身性思考。

二战的备考过程对我来说过得飞快,大概是因为有了一次经验,非常明白到了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日子就在不断背书、写题中过去。我时常会想起自己去年在“我不行”、“我肯定可以”两种心态间反复横跳,于是我不断警示自己,你得做好预期管理,你得把控好其中可能的风险,不要让自己陷入太被动的境地。

二战期间我学习起来还挺“没心”的,时刻告诉自己solution-oriented,不会任由自己在某个小挫折沉溺太久,一切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把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尽可能量化出来,学会去把握和利用学习与记忆规律。本来觉得这样一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没什么记忆点和仪式感,但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备考状态。

但其实心情有过三次大的起伏。第一次是一模440破天荒地没有完卷,对于一个上过考场的人来说,这是无比沮丧的。但好在我及时调整了学习计划,针对薄弱的环节给自己加强训练,到后面写题越来越得心应手,这个危机解除了。

第二次是11月广东疫情复发,我害怕自己被封在家无法上考场,连续好几晚都难以入眠,脑子里不断像放烟花一样想着考前我可能经历的100种状况,甚至有一次实在睡不着,凌晨两点爬起来坐到书桌前,打开台灯怒做一套政治选择题,又或者是打开电影来给自己催眠。差不多连续一周都睡眠不好的后果当然就是——生病。在三模前,我感冒了。

记得三模那天早上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不愿意出门,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周日再考。我给自己加油鼓劲说道:你二模克服了生理期,如果你三模能克服咳嗽加鼻涕,那正式考试时真没有什么难得到你的了。于是我心一横,找了家附近的自习室,考完了6小时。最后排名还不错,我很惊讶。后两次模拟考结果给我了一个积极的信号:稳住,我们马上要靠岸了。

第三次心情大波动就是防控放开后了。大概考
专访我的考研故事(8)“大伙儿喜欢听糖衣包裹的话语”(关于考研的访谈节目)插图
前一周,我的风险感知拉到了最大,害怕这么久的备考毁在了考试当日的高烧上,这种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是最折磨我的,我不断计算什么时候才是不让感染影响考试的“最后期限”,又在思考如果考试时真的状态不好该怎么硬挺。有两三次学着学着就崩溃大哭——我觉得自己后期备考状态非常不错,但似乎我如何努力也难以对抗这场考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似乎我做的一切都像在螳臂当车。

结果在考前的周四,真的发烧了。而真当自己确诊后,心情却安定了下来,我对自己说,只要我在考场上保持清醒状态,问题就不大。所幸老天保佑,考试的那两天几乎不怎么发烧,而12月心情的波动似乎也没怎么耽误到复习。会的知识点就是会的,不会的还是不会;)

我挺赞同威哥在最后一课上说的一个观点:二战的人对于考研这件事的整个认知都会不一样,心态会蜕变得更为成熟。这两年来,我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不要对事物的发展抱有“它自己会慢慢好起来”的幻想,但也不要妄想自己能够穷尽一切努力去把控事物发展的进程。

我仍然厌恶不确定性,我做不到全心全意地拥抱它,但希望自己也能学着欣赏不确定性的变幻之美,学会和它搏斗,学会保持清醒,做一个在钢索上起舞的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