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2022考研经验及备考指导(上海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复试)
一、学院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一个既富有历史积淀,又充满新生活力的多科性学院。其前身财政系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中第一批以财政学为专业方向的教学科研单位。经过60多年的变迁和发展,财政学科不断壮大,已成为教育部和财政部重点学科,为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1年,在财政系基础上,整合投资系与设立公共管理系,组建了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2015年开始建设政治学科,从而形成了以公共经济、公共管理和政治学三个方向为基本结构,以公共事务为共同纽带,以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为使命,以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和政治学研究为核心的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机构。
学院目前设有五个系、三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两个校级研究机构和一个实验室。分别是:财政系、税收系、公共管理系、投资系、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系;公共管理硕士、税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公共政策模拟与仿真实验室。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12个(含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博士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其中财政学学科是教育部首批批准设立的财政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该学科1997年被财政部评为部级重点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
本科专业:财政学、税收学、投资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
硕士点:财政学、国民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公共经济政策学、税收学、投资经济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税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和公共管理硕士,共15个硕士点(含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博士点:财政学、国民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公共经济政策学、税收学、投资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及管理
实验室:公共政策模拟与仿真实验室、教学实验室。
二、专业信息
招生院系: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国民经济管理
02(全日制)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1经济学
2021年拟定招生人数:8人
考研参考书目: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
钟根元《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胡永刚《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宏观部分)》
复试参考书籍:
《国民经济学》杨大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年);
《投资经济学》方芳,陈康幼,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年)
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2021 350 55 83
2020 379 55 83
2019 398 55 83
近三年报录比:
2020年:报考人数57人,实考人数49人,录取9人(含推免4人)
2019年:报考人数82人,实考人数
78人,录取10人(含推免4人)
2018年:报考人数89人,实考人数74人,录取8人(含推免3人)
三、初试复习经验
政治
考研政治的复习可以从大概9-10月份开始,因为政治的内容较多,建议跟着老师学习,这样比较有效率,备考政治要多留意国内外重要事件,尤其周年性质的大事件,通常会成为出题的切入点。考研政治要多练选择题,多记,尤其备考后期。主观题前期不用准备,后期背肖四就可以了,有时间的可以背背肖八和小黄书。
英语
在保证自己词汇量的情况下,就是做题技巧,最后用真题不断提升做题效率和正确度。习题册不用买什么其它的,买套黄皮书就可以,其它的不要买,历年真题是最好的习题册。作文方面我是背了10篇大作文和10篇小作文,默写然后自己再写,如果想要模板范文的可以到“考研文库”上面搜集。
数学三
暑期七、八两个月的一轮,我选择了 老师的网课,坚持每天听课、做《 1000题》中的相应部分,听课加上做题每天保证在五个小时以上。九月份是二轮,在这个月内我做完了 老师的《闭关修炼》,这本练习册以习题为主,囊括了各个知识点下的诸多题型,与其说是习题册不如说是一本完整的笔记,后期的很多题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影子。每个人复习中都会遇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在二轮中,较为薄弱的部分我还听了其他老师的讲解,加深了自己的理解。在数学方面,老师也算是百花齐放,如 老师的线代一绝,应该每一个考数学的人都会听过其“永乐大帝”的名号;余炳森老师的概率论深入浅出,十分适合概率基础一般的同学; 老师从事考研数学教育多年,经验丰富;而 老师幽默风趣,其题风普遍偏难,在当前考研人数不断飙升,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对于想考高分的同学来说是很好的选择。接着说三轮复习,在十月份,我进入了真题阶段,每天早上按照考研的时间(八点半到十一点半)来完成,在这期间尽可能地做到专注,不去洗手间。真题对于数学这个学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务必确保掌握其中的每一道题,对于做错的题目,应反复来做,加深理解。第四轮是十一月到考前,我做了市面上各位名师的模拟卷,加起来有四十余套。和真题一样,我依旧是按照考研的时间来,使自己在规定的时间进入到考试应有的状态。并保证每天一套,保持手感。不同的老师的模拟卷各有特色,有的注重计算量、有的较为新颖、而有的则提升整体的难度。在掌握了基础之后,近三个月内大量的做题使我的数学水平提高很多。最后的第五轮,是十二月到考前,除了每天做题以外,我还在十多天内看了 老师的《临阵磨枪》一书,这本书提出保证基础120分的口号,书中的例题大多回归基础,适合在考前迅速浏览,查缺补漏。
除了以上的五轮复习以外,我还从七月到十二月每天坚持默写公式。数学虽为理科,但也不能忽视公式的背诵。例如求导公式、积分公式、幂级数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公式。而考试就像一个放大镜,之前复习中的小小疏忽在考试中都会被无限放大。在考场上如果因为公式叫不准、正负号不确定的而耽误时间、甚至是出现错误是十分遗憾的。所以在六个月的备考中,我坚持每天默写公式,确保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性质熟记于脑中。
801经济学
专业课题型:单项选择、判断、计算、分析
一般情况下,是范里安的《微观》→曼昆的《宏观》→巴罗的《宏观》,这样的顺序比较合适。
在三本书中,范里安、曼昆的2本相对易懂一些,稍有基础的考生就可以直接学习,如果是完全零基础,并且时间比较充分(例如大二学生),建议先学习其他入门教材,然后再学习这2本教材。如果是打算先学其他教材入门的话,以下教材可以考虑: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②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③巴罗那本难度偏大,建议学完曼昆教材后再学习。按照这个建议做的话,一般不会有太大障碍,除非你前期的基础没打好(例如曼昆的教材还没搞懂,就开始学巴罗的教材)。我当时是在 找了上财的直系学长带着学的,很有针对性,学长分为四个阶段给我做了指导,第一阶段,对指定教材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将依据考试大纲,对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分别予以详细讲解;同时结合本人备考经验,为考生进一步提炼每章节考研的重点、难点、必考点,让考生全面熟悉知识点。第二阶段,讲解近年考研真题。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让考生能抓住出题风格,同时了解常考内容、重点内容,加深对专业课知识点巩固。第三阶段,总结,从最后五十分中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第四阶段,复习串讲所有知识点,形成系统知识,能灵活运用,同时讲解答题技巧,在学长的指导下全程下来复习还是比较高效的,效果不错,最终专业课考的很满意。
在复习中遇到任何情绪,都是很正常的!感觉自己的效率很低,状态很差,因此担心焦虑,别慌!知识点理解不了就换本简单点的教材,难题解不出来就看看答案和知识点,实在心情郁闷就找个朋友聊聊天,书看不进去就出去跑跑步,脑子动不了就让身体先动起来,总之一切都能找到解决方法,相信这将事情也能 助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保持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