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专访河南科技学院研究生处处长李波(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可信吗)
自2004年开展研究生教育以来,经过19年的发展,目前河南科技学院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农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近年来,我校研究生数量年均增长10%左右,目前在校研究生1314 人,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455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859 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占比65.4%。
学科建设方面,我校拥有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作物学、园艺学学科群、高端智能起重装备学科群)、10个河南省重点一级学科(作物学、园艺学、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机械工程、畜牧学、风景园林学、化学)和3个河南省重点二级学科(高等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应用数学)。2022年1月和3月,我校农业科学、植物和动物科学两个esi学科先后进入全球前1%。
问:贵校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上实现了哪些突破?
(1)加强导师培训:我校积极开展导师培训,提高导师职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指导研究生的能力。通过举办线上和线下培训班、导师座谈会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为导师提供学科前沿、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2)推进导师队伍建设:我校加强了导师队伍的管理和服务,鼓励导师积极投身到科学研究和教学教育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评选优秀导师和团队:我校积极推行“优秀研究生导师”、“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评选等活动,以激励导师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问:贵校在研究生培养上实施了哪些创新举措?
近年来,我校在研究生培养上实施了不少创新举措,其中一些举措如下:
(1)优化招生考试方式,例如学术硕士招生按一级学科命题、专业硕士招生按领域或类别命题,并探索综合评价、线上面试等多元化
方式选拔人才。
(2)推行导师制度改革,加强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互动,例如引入导师团队制度,促进研究生更好地掌握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立多种形式的科研创新平台,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百农英才”创新项目、学术论坛、学科竞赛等。
(4)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研究生培养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科研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加强与企业、实验室、科研单位等社会资源的合作,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
(4)注重学术交流,引导学生参加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和访学经历,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视野。
问:学科专业调整是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贵校在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工作中,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今年贵校学科建设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近年来,我校在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工作中,取得了以下突出成就:
(1)不断申报并获批新的学科、专业学位点,推动研究生培养向特色优势学科领域、重点学科领域集聚;
(2)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跨学科研究生教育;
(3)引导我校加强本科生与研究生层次衔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我校学科建设结合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依据我校自身学科特色、办学条件和优势,重点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1)打造一流学科和特色骨干学科,在学科领域内实现突破和创新;
(2)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跨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
(3)优化学科结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
(4)推进学术创新,提升学校综合学科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问: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贵校在研究生教育领域是否做出了一些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请分享一下经验。
我校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已经做出了一些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为确保学术规范与学生权益相结合,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和考核,我校不断加强对导师培训、考核和评价,优化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打造“导师荣誉”等机制,不断提升导师的素质和能力。
(2)课程设置改革。我校注重开设优质课程,推进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采用研究生导论、学术论文写作、科技英语、学科前沿讲座等多种形式的课程,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研究生综合素质。
(3)实践教育改革。我校积极开展实践教育,推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科研实习、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 助研究生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4)跨学科交叉融合。我校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研究生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通过建立学科交叉研究机制、与行业导师进行联合培养、开展学术研讨等方式,加强研究生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问:2023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工作已基本结束,在去年的招生工作,贵校取得了哪些成绩?今年的招生计划又是怎样的?请具体介绍。
2022年,我校首次采取网上远程复试录取硕士研究生485人,其中学术型研究生159人,专业型研究生326人。全日制增加58人,增幅13.6%。
2023年,我校共拟录取硕士研究生528人,同比增长8.9%。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176人(较上年增加17人),全日制专业学位297人(较上年增加26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5人。
问:对于今年被贵校录取的考生,有哪些生活/科研建议?
1.针对今年报考我校的考生,以下是一些备考建议:
(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考研需要长期的备考,考生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复习规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并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针对性复习计划。
(2)统筹考研准备和日常学习。大三、大四是学习专业课的关键时期,不能因为考研而忽视了正常的专业课学习,导致本科知识体系和能力不扎实、不健全,进而影响以后的专业发展。要合理安排时间精力,做到考研准备和日常学习两不误。
(3)多做模拟试题。做模拟试题可以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形式和难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4)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备考期间,考生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注意饮食和身体健康。
2.针对今年被录取为研究生的考生,以下是一些生活和科研方面的建议:
生活方面:
(1)合理安排时间。相比于本科生活,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任务更为繁重,因此需要合理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2)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注重锻炼身体,多参加校园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还要切勿过度沉迷于电脑或手机等电子设备上。
(3)学会自我管理。研究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以适应高强度学习和工作压力。
科研方面:
(1)认真学习选定的研究课题。认真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迅速掌握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多与导师、同学交流。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要善于与导师和同学交流,积极汲取他们的经验和知识,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有相当大的 助。
(3)勤于实践。研究生需要注重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实验和科研活动,亲身体验研究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实验技能,以提高研究效率。
(4)多读书、多听学术报告,拓宽视野和知识面。通过读书,夯实理论基础,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方能行稳致远。听专家讲座,博采众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新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是最高效率的学习。注重不同领域知识的学习了解,有利于学科交叉、创新出彩。
院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