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梳理(六)_跨考网-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框架)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梳理(六)_跨考网-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框架)缩略图
2024年 10月 10日 0 Comments

(4)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一,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方面,教与学紧密相联,互相促进。“虽有佳肴,不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兑命》曰:‘教学半’,其此之谓乎”。对于这段话,有人认为是专指教师而言,教中遇到困惑之处,深感学识不足,更加努力进修。有人认为指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说,教师教学生,学生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提高。我们认为前者较和原意,后者为引申之意。

第二,尊师重道 尊师才能重道,重道必须尊师。明确提出“师严而道尊”。一方面高度评价的作用,抬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对教师有严格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尊师严师,并不否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认为学习好坏与善不善学关系极大。

第三,藏息相辅 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内容和提高对课内学习的兴趣,但二者需有结合。

第四,豫、时、孙、摩 总结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规律。包括四项具体原则,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指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豫 “禁于未发之为豫”,就是预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教育措施走在前头,以便禁于未发,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积习已深再去禁止极难矫正。时 “当其可之谓时”,就是及时,善于捉住适当时机,即时施教,否则时过境迁,毫无成效。孙 “不陵节而施之为孙”,顺序,循序渐进。知识有内在系统,掌握知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要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不能颠倒跳过,否则会使学生厌恶学业,即使勉强毕了业,也很快就忘了所学的东西。摩 “相观而善之为摩”,相互观摩,同学间取长补短。切磋琢磨,相互启发,补偏救弊,扬长避短,开阔眼界,增广见闻。

第五,启发诱导 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不牵,强而不抑,开而不达。道而不牵则和,强而不抑则易,开而不达则思。和、易、思,可谓善矣”。启发式教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梳理(六)_跨考网-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框架)插图
学强调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这需教师正确指导思想、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超的教学艺术。导而不牵,积极引导而不牵着学生走。强而不抑,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压抑。开而不达,教师为学生打开知识大门,但不要把知识通达不遗的塞给学生,要留有余地,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这项原则中心要求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思考。

第六,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其多,或失其寡,或失其易,或失其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救失也。”多,过多庞杂,贪多勿得;寡,知识面狭窄,贫乏浅薄;易,看的过分容易,自满自足;止,夸大困难,畏难而止。都是缺点但因人而异。教师必须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育得法缺点也会转化为优点。多则知识面广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王夫之曰:“多、寡、易、止,虽各有其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于专,易者易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善长也。”要求教师掌握教育辩证法,坚持正面教育,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5)教学方法 有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类比法等。同时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照本宣科、呆读死记、满堂灌、赶进度、不考虑学生接受能力、消化程度、兴趣爱好等现象进行尖锐批评。

?? 4.《乐记》 《礼记》中一篇,是先秦儒家专门记述乐教的论著,论述了官乐起源和作用问题,表明儒家学者对于乐教的重视。儒家乐教主要是教授音乐,教授诗、曲、歌舞、演奏,乐理和如何评价认识乐的作用,尤其懂得把乐作为行教化、理邦的手段。因此,儒家乐教主要是艺术教育,更是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

三、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

(一)“儒学独尊”

????? 董仲舒依据儒家“大一统”思想论证了汉代统一集权政治的天经地义和皇权至上,首先抑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各种“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都予以禁绝,以保障思想统一;其次是兴太学以养士。通过立五经博士,将《诗》《书》《礼》《易》《春秋》定为官方学说,并兴太学,专为设置博士弟子,即可培养行教化的贤才,也可保证儒术嬗递;其三是通过建立察举制度以儒家德才贤能标准选才任官,扩大统治基础。以儒经求官取士的教育与政治模式由此形成。

(二) 兴办太学

太学设立是落实独尊儒术政策的重要步骤。公元124年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设立和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初建太学时有太学生50人,而汉末达到3000人,成为全国的最高 。太学的正式教师是博士,五经博士共设14名,挑选很严格,要有德望、精通经学并严守师法与家法。太学生即博士弟子,学习单一的儒家经典。太学初创时学生少,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随着人数增加,出现集体教学,也采用高业学生教授低业学生的方式。太学之外,还首设了传授文学艺术的鸿都门学、地方官学,以及传授经学的经馆、识字启蒙的书馆等私学。中国封建社会学校体制在汉代初步形成。

(三)建立察举制度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确立于汉武帝,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任人选官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程序为:有郡守以上的政府官员以德才两方面标准考察士人并以推荐,中央政府设置秀才、孝廉等常科和贤良文学、贤良方正等特科,根据各科具体要求,经书面考试选拔后予以任用。察举制度的实行,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成为科举制度的先导。汉代后期察举选人的权力渐为豪门大族所把持,成为少数人的特权,选人已名不副实。

(四)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 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 董仲舒为适应汉武帝的政治需要,在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想以政治手段,借国家力量,推行其教育主张。第一,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第二,兴教化,正万民。第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统治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巩固统一的局面,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培养与选拔国家所需人才有一定进步意义,不仅影响汉武帝的文教政策,而且影响了汉以后及后来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

?????? 2.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在人性论上,他调和孟、荀的性善论与性恶论,认为人性是“天”创造人类时所赋予人类的一种先验素质,这种先验素质具有善的可能性,也具有恶的可能性。人性兼有善恶因素,提出“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圣人”、“中民”、“斗筲”三性。所谓上品的“圣人之性”,是先天的过善之性,其他人不可能具有的,只有封建帝王及孔子一类人物具有;所谓“斗筲之性”,是生来就是恶的,没有什么善质,近于禽兽,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法对付他们,指贫贱的奴婢、农奴及反封建的人;“中民之性”是代表万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只有通过王者教化才能成善,但不可教化为圣人,这部分人是当时政治经济制度赖以存在的支柱,也是主要教育对象。董吸取秦亡的教训,把一个国家的治乱兴废归结为礼乐教化,政治上首要的是“德教”,王者更重要的任务是教化。所以特别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 ?????3.论道德教育

????????? 道德的根源——天赋 认为道德源于上天,人性与生俱来;道德教育的内容——“三纲五常”、“正谊明道” “仁、义、礼、智、信”为五常,是调整和补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规范,代表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特别强调“义”,“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对于统治秩序的维护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我们今天要求开拓创新与提高物质生活,不要见利忘义有一定意义;原则与方法—— 正我 :“治我要严,待人要宽”,自责而不责人。强勉行道 奋勉努力的进行修养,德行会一天天好。明于性情,在道德中要诱发他们天性中美好的东西,抑制人们所厌恶的。???????????????????????????? 必仁且智,重视德育与智育相辅,通过智育进行德育的方法。此外认为道德认识与行为要紧密结合,行为上的错误主要是由于认识不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